原创 该来的,还是来了。虽然历经波折,小到用户选购门槛大到公司战略甚至是国家相关政策的可行性,作为辅助驾驶业态当之无愧的奠基人,特斯拉FSD还是来到了最忠诚于它也是它最得到渴望的市场。从推送到发稿时已过去两日,我们不妨沉下心来看看从用户,到竞品最后再到整..
原创 该来的,还是来了。
虽然历经波折,小到用户选购门槛大到公司战略甚至是国家相关政策的可行性,作为辅助驾驶业态当之无愧的奠基人,特斯拉FSD还是来到了最忠诚于它也是它最得到渴望的市场。从推送到发稿时已过去两日,我们不妨沉下心来看看从用户,到竞品最后再到整个行业。这匹狼,是不是真的来了。越过山丘,是不是真的有人在等候。
【跳票多年 特斯拉FSD对比中国品牌还具备优势吗?】
近年来,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FSD)一直是全球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先行者,特斯拉的FSD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视为改变汽车行业格局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尤其是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特斯拉的FSD是否还能保持其领先地位?近期,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推送了“残血版”FSD(功能受限版本),引发了广泛关注。
多家媒体已经进行了先期的测试,就在2月25日推送当天晚上,某头部汽车媒体在夜间条件下,在北京城区直播了特斯拉Model 3/理想L7/问界M9三车的智驾测试。特斯拉Model 3在直播中被交警拦下,没有完成最终直播,期间总共有8次接管,并有6次违章;理想L7 12次接管,有违章,完成直播,率先到达目的地;问界M9 10次接管,有违章,完成直播,第二个到达目的地。不少网红类博主,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特斯拉FSD的表现也是多次的压实线和不礼让掉头等等表现,也侧面说明了,刚来中国的它表现得确实是更加的“美国”。
特斯拉的FSD一直以来以其强大的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能力著称。其核心优势在于基于视觉方案的自动驾驶技术,通过遍布车身的摄像头和强大的神经网络处理能力,特斯拉能够实现高度自动化的驾驶体验。然而,随着中国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进步,特斯拉的优势是否依然明显?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特斯拉拥有全球范围内庞大的基数数据,这些数据为其自动驾驶算法的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复杂路况下的决策能力,特斯拉的表现依然出色,即使是以当前版本的纯视觉方案,实际体验下来也基本达到了目前融合方案的头部水平,这是客观事实。相比之下,中国品牌虽然在数据积累上也在快速追赶,但在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多样性上仍有一定差距。不只是这场在华夏大地上的战役,更是为了日后中国品牌的出海搏杀未雨绸缪。
但不只是这回的H.W 4.0芯片问题上,特斯拉再一次展现了其企业文化与中国本土人情世故思考方面的差异,特斯拉在别的方面劣势也逐渐显现。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本土适配性的不足。特斯拉的FSD在全球范围内通用,但在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下,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例如,中国城市中常见的电动车、行人、非机动车混行场景,特斯拉的FSD有时会出现识别不准确或决策迟缓的问题。相比之下,中国品牌如小鹏、蔚来等,在本地化适配方面做得更为细致,能够更好地应对中国特有的交通环境。
此次特斯拉在中国推送的FSD版本功能并不完整,3.0与4.0芯片之间的天堑/许多高阶功能的策略思考并没有针对中国国情进行开发。既然硬件不够硬,而软件却很软,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削弱了其竞争力。要知道中国品牌如鸿蒙智行,理想、小鹏等,已经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视觉方案/激光雷达孰优孰劣?辅助驾驶未来路在何方】
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感知系统,说起FSD,绕不开的就是视觉方案和雷达感知方式的对弈。近些年国产激光雷达的价格被打下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上车。反观国内新势力品牌,也有一大波的特斯拉信徒,视觉方案在近两年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也有了两者合二为一的视觉感知融合方案。如果说探索未来辅助驾驶方案的可行性上,中国市场是绝对具有样本意义的试验田。
特斯拉始终坚持纯视觉方案,认为通过摄像头和神经网络算法,完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环境感知。其优势在于:相比于激光雷达,摄像头的成本更低,更容易更快速的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同时特斯拉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基数销量带来的数据,不断优化其视觉算法,形成了强大的数据闭环。
不过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其在恶劣天气(如雨雪、雾霾)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摄像头的感知能力会大幅下降。相比于激光雷达,摄像头在距离测量和三维建模方面的精度较低。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以鸿蒙智行,蔚来、理想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普遍采用了激光雷达+视觉融合的方案。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纯视觉方案和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方案各有优劣,短期内很难说哪一种会成为绝对的主流。随着目前激光雷达成本的下降和算法的优化,融合方案可能会成为更多车企的选择。而特斯拉必须能在视觉算法上实现进一步突破,最近两天大家的测试反应出了其基础实力还是处在第一梯队。但用车不是一日之功,技术的发展也是同理,能够设立更多的处理冗余,也许值得特斯拉去深度思考。
【击败FSD的恐怕不是中国人而是6.4万 特斯拉还会是当年那条鲶鱼吗?】
价格价格价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一篇分析只考虑的是FSD的技术性恐怕会错过它在中国成败的根本。但是对于中国车主洞悉的揣测,你永远可以从价格出发。特斯拉FSD在中国市场的选装价格为6.4万元,这一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算低。尤其是针对Model3和ModelY本就不太高的市场定位,更何况是在中国品牌纷纷推出性价比更高的辅助驾驶功能的背景下,特斯拉FSD从装备量上,其市场前景面临一定的挑战。
6.4万元的选装价格,已经接近一辆入门级电动车的价格。相比之下,中国品牌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往往以更低的价格甚至免费提供,以及类似订阅式等更加灵活的获取方式。例如,小鹏的NGP、蔚来的NOP等功能,已经成为其车型的标准配置或低价选装项。对于消费者来说,特斯拉FSD的价格吸引力显然不足。没有人选,就谈不上好坏。
但如果特斯拉还想继续维持自己的高端形象和品牌溢价,FSD可能会继续在高端市场必须保持的一面旗帜,尤其是对于品牌忠诚度较高的用户群体。哪怕在中低端市场,特斯拉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但,可以卖的不好,带必须要有!
当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确实起到了“鲶鱼效应”,推动了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然而,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特斯拉的FSD可能难以再次扮演类似的角色。相反,中国品牌之间的竞争可能会成为新的行业推动力。就像星巴克里的巴黎水,它是有强力的锚点的作用,也许承托出咖啡的性价比,但从整体市场宏观上获益的却是隔壁的瑞幸。
【全文总结:特斯拉从FSD看到自己未来在华的未来】
特斯拉的FSD无疑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技术,也是这样的技术标签,让无数人爱上了特斯拉。但在中国市场,它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中国品牌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快速进步,以及更具性价比的产品策略,正在逐步缩小与特斯拉的差距。何况,这里并不缺乏和马斯克类似的流量明星企业家。无论是视觉方案还是激光雷达路线,技术的最终胜出者将是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方。对于特斯拉来说,如何在价格、本地化适配和功能完整性上做出调整,将是其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否则,运用中国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做输出海外的生产基地,恐怕是特斯拉在中国的未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