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比亚迪、吉利和长城,三家每日净赚1.9亿元?

比亚迪、吉利和长城,三家每日净赚1.9亿元?

作 者 | 梦萧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BT财经数据通正文共计3396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近期中美关税战的热度,掩盖了原本财报季的热度。截至4月9日,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24年年报,BT财经通过比较发现,中国最能赚钱的民营车企分别是比亚迪、吉利和长城。三家净利润分别为402..

作 者 | 梦萧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BT财经数据通正文共计3396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近期中美关税战的热度,掩盖了原本财报季的热度。

截至4月9日,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24年年报,BT财经通过比较发现,中国最能赚钱的民营车企分别是比亚迪、吉利和长城。三家净利润分别为402亿元、166亿元和126.9亿元,三大车企2024年利润总和达695亿元。

三家车企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创下历史新高,堪称史上最强财报。他们的优异表现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进入2025年至今,比亚迪股价涨幅约15%,长城汽车和吉利则保持稳定,总体波动不大。整个2024年,比亚迪股价涨幅达44%,吉利汽车股价年内涨幅高达76%,长城汽车年内股价也有5.3%的增幅。

截至4月9日收盘,比亚迪、长城、吉利三大最能赚钱的车企最新市值为9865亿元、1969亿元和1443亿港元,三大最会赚钱的民营车企总市值达1.32万亿元。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本土汽车整车厂商数量超过130家,包含8家国有车企(如一汽、上汽、广汽等)和100余家民营车企。其中新能源车企包括上市和公开财务数据的有12家,比亚迪、吉利和长城几乎是其他车企的利润之和。

这么多家民营车企,为什么比亚迪、吉利和长城是最会赚钱的仨?

1

三位吸金王?

比亚迪2024年营收7771亿元,相比2023年的5023亿元,增长了29.02%。归母净利润420.5亿元,同比2023年的252.4亿元大幅增长了34%。吉利2024年营收2402亿元,同比2023年的1792亿元增长34.03%,归母净利润166.3亿元,同比2023年的53.08亿元大幅提升213.32%。长城汽车2024年营收2022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母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增幅达80.76%。

三大民营车企中,比亚迪营收最高,比长城和吉利的营收之和还多出3347亿元。庞大的营收基数,让比亚迪即便是净利率最低的情况下,依然成为最能赚钱的车企。三家民营车企吉利的营收增幅最高,比亚迪次之,长城的营收增幅最低。但比亚迪34%的净利润增幅为三家最低,远低于长城的80.76%和吉利的213.32%。长城的毛利率最高,达19.51%,比亚迪次之,19.44%的毛利率和长城差距甚微,吉利15.9%的毛利率为三家最低。

吉利的毛利率最低,却是三家净利率最高,6.99%的净利率比长城6.28%的净利率高出0.71个百分点,比比亚迪5.35%的净利率高1.64个百分点,车企因为营收基数较大,每提升0.1个百分点都是一笔庞大的利润。吉利在2023年2.75%的净利率基础上大幅提升至6.99%,净利率提升了4.24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惊人,2024年吉利的毛利率提升幅度不如净利率,在2023年15.30%的基础上只提升了0.6个百分点。长城2024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18.15%提升至19.51%,提升了1.36个百分点,净利率也由2023年的4.05%提升至6.28%,提升了2.23个百分点。

相比长城和吉利毛利率的提升,比亚迪2024年因价格战,毛利率由2023年的20.77%略有下滑至19.44%,下滑了1.33个百分点。但比亚迪虽然参与价格战,但因其产业链较为完善,毛利率下滑并未让其净利率下滑,5.35%的净利率相比上一年的5.23%还提升了0.12个百分点。

汽车媒体人张智勇表示比亚迪作为连续多年的销冠,赚钱并不意外,吉利和长城上榜让很多人想不到,这三家各有各的定位和市场策略,也都舍得在研发上砸钱,三家市场占有率都位居自主品牌前列,吉利的净利率偏高,关键看能否继续保持,毕竟近三年波动较大,比亚迪的净利率虽然暂时偏低,但随着产业链的日益完善,近三年已经在呈逐渐提升趋势,其庞大的营收基数,会让比亚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霸榜最会赚钱的民营车企。

2

单车净利润谁最强?

2024年比亚迪销量427万辆,吉利销量300多万辆,长城销量123万辆。结合上文所述的净利润可以粗略计算出单车净利润。但比亚迪因为还有电池等业务,直接拿净利润除以销量,并不准确。虽然比亚迪销量最高,但长城的单车利润更高,因为他们的高端车型占比更高,单车净利润超过1万元。

比亚迪目前新能源规模效应显著,单车净利润约9400元。2024年净利润402.54亿元,年销量427万辆,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导致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22.31%,领先特斯拉的17.9%及理想19.4%。

长城汽车高端化战略逐渐显现,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受益于高端车型(如坦克系列)占比提升,以及海外市场占比的提升,单车售价达16.38万元,同比提升2.3万元,其单车净利润达1.03万元。吉利2024年净利润166亿元,单车均价10.7万元,毛利率15.9%,粗略估算,吉利单车净利润约7400元。极氪等高端品牌贡献利润增量,但新能源转型速度较慢,单车利润低于比亚迪和长城。单车净利润方面长城第一,比亚迪第二,吉利第三。

海外市场的增量成为三家净利润提升的关键。2024年长城海外市场销量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海外市场营收802.59亿元,占总营收的40%,直接拉动毛利率至19.5%。

同期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41.72万辆,同比增长71.9%,占全球总销量近10%。海外营收2219亿元,高于长城的海外市场营收,但其营收基数较大,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仅为28.6%。

吉利财报没有披露其海外市场营收情况,但吉利汽车的单车平均收入为10.7万元,而海外销量为41.45万辆,同比增长57%,占全球总销量19.06%。这样计算的话,海外营收大约在443亿元左右。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为18.5%左右。其中吉利品牌出口38.15万辆,同比增长53%,覆盖中东、亚太、非洲、拉美及欧洲等81个市场。领克品牌进入全球39个市场,极氪布局超40个国家和地区,高端车型(如中国星系列)占比提升。

3

累计研发投入729亿

比亚迪、吉利和长城为何成为中国最能赚钱的民营车企?可以从三家车企的研发投入上有所折射。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532亿元,甚至比2024年全年402.5亿元的净利润还高出100多亿元。吉利研发投入104.2亿元,长城研发投入92.84亿元,三家车企研发投入累计729亿元,比三家总利润695亿元还多出34亿元。

在研发占比方面,比亚迪以6.85%稳居第一,长城4.59%位居次席,吉利4.3%的研发占比在车企中略显偏低。同时比亚迪532亿元的研发费用在国内车企中遥遥领先,长城和吉利两家研发投入之和只有197亿元,比亚迪高出他们两家之和335亿元。

同样舍得投入研发的造车新势力的研发投入也远低于比亚迪。财报显示,2024年蔚来研发投入130.37亿元,理想研发投入111亿元,小鹏研发投入64.6亿元,蔚小理新势力2024年研发投入总计305.97亿元,比亚迪研发投入比三家之和还高出226亿元。

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全球12万研发人员支撑其新能源技术领先地位,DM混动和纯电车型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长城以多元技术储备布局燃油、新能源及氢能全产业链,自研3.0T V6发动机、9AT变速箱等关键技术,降低对外部供应链依赖。吉利的模块化架构,基于SEA浩瀚平台开发多款车型,缩短研发周期,2024年单车研发成本同比下降15%。

截至2024年专利数为比亚迪4077件,同比增长30.13%,位居自主整车集团第一。2024年专利授权总量未直接披露,但技术协同策略推动其安全专利公开量达1562项,位居中国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榜首。长城汽车专利867件,三家专利之和超过6500个。比亚迪在专利总量与新能源领域领先,吉利以安全专利构建差异化优势,长城则深耕细分市场技术壁垒,三家专利布局路径分化显著。

比亚迪通过自研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实现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汽车类业务毛利率达22.3%。通过油电同价策略,如秦PLUS降价至7.98万元,抢占市场份额,2024年营收7771亿元中,中低端车型贡献超60%,其年销量427万辆的规模摊薄了研发和生产成本,单日净赚1.1亿元。

长城的精益生产与高端化策略,上榜最会赚钱车企。长城聚焦SUV和皮卡领域,坦克系列、哈弗H6等车型市占率超30%,2024年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8个百分点。长城2024年单车净利润位居第一,得益于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25.1%。通过聚焦高溢价产品(如坦克系列、炮系列),长城汽车单车净利润超1万元,毛利率19.5%,高于比亚迪和吉利。

吉利的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成为其赚钱的关键,吉利依托沃尔沃技术协同效应,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增213%至166亿元。其多品牌矩阵(极氪、领克等)覆盖不同市场,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高端品牌极氪(均价26万元)与大众品牌吉利形成互补,2024年极氪交付量同比增长65%,拉动整体利润率提升。

在中美关税战的背景下,比亚迪、吉利和长城于2024年依然能够创下业绩新高,印证了这三家自主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以及他们在面对国际贸易挑战时通过强化内需市场挖掘、加速产品创新与优化成本控制等策略,成功实现了逆势增长,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标题:【行业深度研究】比亚迪、吉利和长城,三家每日净赚1.9亿元?

来源:OF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