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有时候连起来才有意思,尤其是在这中美局势暗潮涌动的当下。北京时间4月11日,据财政部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一天前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美方对华加征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
新闻,有时候连起来才有意思,尤其是在这中美局势暗潮涌动的当下。
北京时间4月11日,据财政部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一天前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
美方对华加征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完全是单边霸凌胁迫做法。
因此,我们决定继续反制,将关税由84%提高至125%。
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将不予理会。
换言之,“要打奉陪到底,妥协是不可能的。”
作为旁观者,对于这样充满底气且游刃有余的回应,俨然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至于这场暗战,最终究竟将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场,只知道低头认输的肯定不会是我们。
而就在上述消息发出不久之前,有网友打开一直被视为“中美桥梁”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的中国官网后发现,全进口车型Model S与Model X已经不再有“订购新车”的单独选项。
跳转其它页面,也仅有现车与二手车能够购买。虽然其官方没有针对如此变化做出什么解释,但身处关税贸易战的当口,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实际上,早在本周的另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及,结合一季度成绩单,上海超级工厂在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全球版图的战略地位,俨然攀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毫不夸张的说,特斯拉2025年究竟能取得一个怎样结局,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在华输出的是否给力。
一旦碍于中美之间的博弈,出现什么没有预料到的偏差,所造成的代价将会是是其难以承受的。绝不是危言耸听,一只无形的巨手,慢慢笼罩在了它的头上,甚至不排除会成为所谓的“牺牲品”。
身处这场百年之大变局中,无论情愿与否,从马斯克倾尽全力支持特朗普开始,特斯拉就已经被裹挟着绑上了这趟横冲直撞的高速列车。
而最近,看到了一段总结,详细罗列了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所遭到的反噬。
譬如,马斯克砸下2.9亿美元帮助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却因政府效率部裁员10万名公务员引发全国抗议,特斯拉股价年内暴跌近40%,其个人财富蒸发超1400亿美元。
譬如,因特朗普加征关税,导致特斯拉单车成本上涨,零部件成本激增。
再譬如,位于欧洲市场销量端的“雪崩”……
总之,像极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许多吃瓜群众眼中,马斯克大有一幅坐实“冤大头”的架势。这不,在度过了所谓的“蜜月期”之后,结合多方获悉的爆料,其与特斯朗普之间的争执与矛盾,也在慢慢显现。
而本月,更是有传言称,5月其就将“辞官”回家重新掌舵特斯拉。
但更大的挑战在于,马斯克以一己之力,真的能把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从“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泥潭中拖出来吗?
反正就我而言,暂时并不太看好。
奈何,更为讽刺的是,今年一季度,作为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再次从它手中抢走了“全球纯电销冠”。
即便以2024年为度量衡,结合财报来看,特斯拉除了在净利润上还有微弱的领先,其它几项关键数据也均被反超。
本周,比亚迪还发布了略显凡尔赛的一季度业绩预告。
或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亿元至100亿元,同比增长86.04%至118.88%。
并为此专门解释道:“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领军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海外市场,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依托持续扩大的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的战略布局,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从而推动集团业务盈利实现大幅增长。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比亚迪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还为其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我从中听出的言外之意,一方面依托中国稳定的大环境,其获得了最优渥的发展土壤;另一方面得益于自身多维度的努力,慢慢迎来了越来越多由量变引发的质变,尤其是身处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反而更赚钱了。
你说,气不气人?
顺势,将视线再次拉回到特斯拉身上,曾经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确以超高的运营效率著称,可现在却渐渐褪去了光环。
你说多年以后,再次试图复盘马斯克此刻这场不惜撕裂品牌的政治豪赌,会不会成为他辉煌职业生涯当中,最大的一次“滑铁卢”甚至“惨案”呢?
至少就目前而言,依旧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来源:盖世汽车下一篇:韩系车告别上海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