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报告:中国在电动汽车专利质量上领先全球

智库报告:中国在电动汽车专利质量上领先全球

智库报告:中国在电动汽车专利质量上领先全球据报道,根据一家位于东京的智库报告,中国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在电动汽车相关专利的质量上,已超越日本和美国竞争对手,这为他们通过技术授权应对美国关税威胁创造了机会。三井物产全球战略研究所(MGSSI)的分析指出..

智库报告:中国在电动汽车专利质量上领先全球

据报道,根据一家位于东京的智库报告,中国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在电动汽车相关专利的质量上,已超越日本和美国竞争对手,这为他们通过技术授权应对美国关税威胁创造了机会。

三井物产全球战略研究所(MGSSI)的分析指出,中国新能源企业如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BYD),虽持有的专利数量相对较少,但技术影响力却居于行业前列(主要通过被引频次和剩余有效期来衡量)。

MGSSI知识产权部门的高级经理Ryusuke Ishiguro表示:“中国企业的专利数量较少,但他们在申请时进行了精心筛选。”

上述研究结果强调了汽车制造商利用知识产权(IP)许可策略,来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关税政策而无需在美国新建工厂的可能性。通过将技术授权给当地制造商,专利持有者既能规避关税,又能获得专利使用费。Ryusuke Ishiguro指出,这类费用通常基于产品价格的一定比例收取。

MGSSI以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为例,指出该公司在美国限制政策趋紧的背景下,正通过专利授权模式保障收益。Ryusuke Ishiguro称:“已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中国企业虽无法直接销售产品,但可通过专利许可获得收入。”

宁德时代与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已合作在美国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此外,通用汽车据称正与日本供应商TDK洽谈,以期采购TDK在美国工厂中生产的电池,而该工厂预计将采用宁德时代的技术。

Ryusuke Ishiguro指出,专利授权或可成为日本汽车巨头应对特朗普关税挑战的解决方案。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估算,美国加征的关税可能导致日本车企损失超过3.5万亿日元(约合240亿美元)。Ryusuke Ishiguro表示:“日本车企必须另辟蹊径,利用专利授权或许是一条出路。”

专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与汽车制造商加速开发自动驾驶、零排放技术及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密切相关。Ryusuke Ishiguro进一步指出,这些领域需要整合“并非源自传统汽车行业的技术”,例如无线通信、传感器和锂离子电池等技术。“在开发新服务与产品时,企业往往必须与跨行业公司合作,而专利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MGSSI的报告显示,由于电池寿命与性能对电动汽车续航及安全至关重要,且企业持续面临延长电池寿命与性能的挑战,因此近期企业在电池监管、充电及控制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激增。

根据MGSSI对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和瑞典六国20家企业的电动汽车专利数量的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就电动汽车专利数量而言,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以6,135个居首;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以2,250个位列第二;相比之下,宁德时代(263个)、比亚迪(828个)和华为(285个)在总量上仍存差距。

然而,当采用基于被引频次等指标的技术影响力评分体系进行评估时,排名发生显著变化:宁德时代以2.7分高居榜首,远超1.0分的行业平均水平;跻身前五名的其他中国企业包括华为(2.3分)、奥动新能源(2.3分)和比亚迪(2.0分)。Ryusuke Ishiguro表示,华为虽主业聚焦电信与智能手机,但该公司通过专利技术迁移,正加速渗透汽车行业。

(本文来自于盖世汽车Gasgoo)

来源:盖世汽车Gasgoo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