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4月23日正式开幕。通过重磅新车与领先科技的亮相,全面展示世界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在本届车展中,汽车之家与商汤绝影商务副总裁杨琳深入交流,一起聚焦创新,共话行业未来。杨琳表示,如..
“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4月23日正式开幕。通过重磅新车与领先科技的亮相,全面展示世界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在本届车展中,汽车之家与商汤绝影商务副总裁杨琳深入交流,一起聚焦创新,共话行业未来。
杨琳表示,如何让AGI的技术更多地去赋能智能化的场景,是我们的初心和路线。相信会有更多创新领域的产品,安全的产品、便捷的产品、更懂你的产品和更有意思的灵魂献给大家。
商汤绝影商务副总裁 杨琳
以下是对话实录:
汽车之家:商汤绝影参加本次上海车展是以“共创AI新进程”为主题,在整个商汤绝影的展台上,最吸引眼球的技术或产品是什么,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杨琳:今年,整个商汤绝影聚焦的核心主题是生成式AI如何在汽车的智能化上有更多的应用。所以,我们几个重磅的展品也好或者是产品也好,也都是围绕这样核心的主题,其中在智能驾驶的主题中,我们也是发布了整个行业非常有引领性的路线叫R—UniAD,它是第一个将强化学习、世界模型和整个端到端的智能驾驶技术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方面突破智驾的数据限制。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强化学习,将超越人类的经验能够增加到整个的训练环境中,从而让辅助驾驶的安全更有确定性。
另外一个产品是世界模型开悟2.0,这是近实时的在线交互4D世界模型。本身对世界模型这一概念大家不陌生,这次的2.0是我们提供了很多的非常逼真的仿真数据生成的工具,包括很多的仿真内容也是可以灵活地拖拽和编辑,这是智能辅助驾驶领域我们带给大家的两个重磅产品。
在座舱领域我们带来的产品是A New Member For U,让每个汽车都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还有一个为车载AIOS打造的AI内核“绝影千机”,这也是和主机厂的操作系统打造的面向下一代的AI操作系统的架构。
另外,大家可以到我们的展厅体验一台Demo车,上面就有我们最新的座舱产品New Member - 最有趣的灵魂小影,昨天吸引非常多的用户和媒体。我看到上海的小姐姐们非常会聊,让小影有很多精彩表现的机会。那这也是我们在整个多模态的产品上,在本次车展上的展项。
传统强项的智能座舱领域,我们这次带来了几个重磅的升级,也是贴合了当下主机厂和行业对于智能座舱千人千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应对的,包括3D Gaze,真的是通过人眼的视线在车内车外进行精准控制。在安全性方面也能告诉大家遇到了什么,真正遇到安全问题时,给车主和车的控制做安全性的反馈。
包括3D手势在后排空间操控大屏时,有一个非常好的操控体验。还有驾驶失能系统,这主要是根据ENCAP2026的法规,以及现在与智驾结合的安全性防范上,我们做了很多的姿态、酒精的检测。相信这样的座舱产品一方面是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安全性,在汽车这个行业最看中的属性上,我们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安全守护。
汽车之家:目前商汤和哪些车企业和品牌有哪些深度合作,今年计划量产交付哪些智能辅助驾驶的产品和座舱方案。能否给我们透露一下具体的车型和时间点?
杨琳: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与每个车企业都是非常深度的合作。绝影本身也是秉持开放态度和行业合作。所以整个投入的话,都是精兵强将投入到量产交付中去。这个确实可以剧透,像辅助驾驶的合作就在我们对面的展台,像广汽传祺的S7,搭配了我们的辅助驾驶方案,也是我们已交付的产品,就在我们展台对面,是一款非常漂亮的车。
另外和行业内也是非常重磅的两个车企有深度合作,像奇瑞、东风。我们与东风联合发布的一段式端到端的量产,大家可以期待,在Q4就可以看到东风非常棒的产品搭载绝影技术交付给消费者。当然还有奇瑞,这个不剧透时间了,但是和奇瑞的合作也是非常深入,也是希望在辅助驾驶贡献绝影的力量。
座舱(方案)的话更多了,New Member已和最头部的企业有一个非常深度的合作,包括更多的灵魂也是在和很多的主机厂的客户们一起共同探讨和打造。相信今年下半年大家会看到在车上非常多有趣的灵魂,已经可以给到消费者多一些互动,多增加主动服务和体验。
传统座舱的产品非常多了,我们是连续5年在市场的占有率和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相对于今年来看,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搭载智能化座舱作品的车型,无论是法律的要求也好,还是大家对安全的意识也好,都需要真正在座舱有价值的产品给到消费者,我们也是非常期待看到我们的产品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帮助到用户,服务到用户。
汽车之家:在和这些车企合作的过程中,您觉得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杨琳:从绝影来说的,底层基因就是一家AI公司。但是实际上我们也在整个汽车行业里,真正也是最早下决心将AI技术投入到汽车行业的这样一家公司,所以过去我们一直也是会面临一些挑战。那绝影有非常强的学术积累,无论是在智驾,行业的UniAD,是2022年发布的论文,获得了CVPR 2023的最佳论文,我们有这样的学术背景。另外一个方面,其实汽车行业本身作为工业属性,包括也是皇冠上的明珠,它对于量产交付和工业化交付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在最初的几年,我觉得我们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学术到量产的工程化,不管是经过座舱还是智驾,从我们2016年进入第一年,然后慢慢量产是2019年、2020年的时间。所以经过五六年的时间打磨,我们累积了非常多的从学术,从一个创新的产品到真正工程化量产落地产品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对我们来说从一个真正学术领先的技术怎样走到行业的工程化和量产落地,这是过去几年我们遇到的非常大的挑战。但是相信也是经过这几年的打磨,产品本身得到客户的认可以及我们量产了这么多的车型,也让我们积累了整个交付的经验和系统。
另外我发现绝影有非常多的技术,每年到车展上,都有新的技术通过车展这一平台让更多的行业知道,让更多的用户也能体验到。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真正看到在一个创新的技术落地过程中,主机厂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反馈。
比如说像蔚来,我们和NIO的合作,非常多的座舱创新技术都是和NIO一起,他们有好的用户反馈给我们,我们为了翻版迭代解决他们用户反馈的Case时,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用户的场景太多了,比我们的实验室和工程化的场景更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面对的。但是用户愿意给我们反馈,也给我们用户持续反馈的系统。这也是去年的时候,我们和蔚来打造的座舱,无论是人脸还是儿童的场景都得到了用户非常好的反馈,所以这一块对于绝影来说是从技术走到量产、走到有价值的场景上,有点难但是也是对的事情,也是给了我们很多心理上的安慰,让我们觉得做这件事是有价值的。
汽车之家:全球化也是中国品牌未来必须要走的一条路。那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绝影是不是也会帮助车企拓展海外的市场?
杨琳: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它一定是在绝影的视野中,一方面我们非常幸运,我们身在中国,中国车企的出海确实是做得非常好,而且是越来越好。所以,这里面有我们已经合作的客户,包括像奇瑞、比亚迪,其实在整个的出海,特别是座舱的出海上,已经有合作非常多的产品,包括欧洲比较严格的E—NCAP严格的评分系统,我们也帮助客户得到系统中座舱最高的评分。这个我们有信心,因为车企询问了一圈以后,我们是非常有底气说我们可以拿到这个分数,是可以以最高分拿到标准的企业。
在全球化方面,整个绝影在日本,与日本的三大车企(本田、丰田、日产)都有合作,日系对品质和质量的要求也是给了我们反馈和提升的表现,这也是全球化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与日系车企的合作。
另外,我们和全球领先的前几大,像大众这样的品牌,我们都已经有定点的合作。但是他们的节奏相对来说的话,会在2026年和2027年陆续把这个产品推向到消费者手上,所以整个全球化对绝影来说,一直是在我们的视野里,而且我们是沿着中国的出海,和日本和欧美这样的客户合作,服务全球的用户。
汽车之家:接下来的一年内,商汤绝影还有哪些重磅的产品和技术会亮相或者是在计划中,与车企类的客户还有哪些新的合作?
杨琳:在今年下半年我们也会有一年一度的技术日,每年也都会有新的产品去服务到行业上。所以,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但是我觉得大的方向目前还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因为绝影无论是过去的深度学习的技术,还是AGI技术,都是在技术的领先性和前沿探索上做得非常扎实的公司。
为什么我们进入汽车行业,也是我们的初心,我们看到这一行业无论是由于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算力,还是全球最好的中国和全球车企创新的土壤给到我们,我们非常有信心也会沿着这条路坚定做下去。让AGI的技术更多地去赋能智能化的场景,这是我们的初心和路线。相信会有更多创新领域的产品,安全的产品、便捷的产品、更懂你的产品和更有意思的灵魂献给大家。
汽车之家:今年我们看到智能辅助驾驶的能力在普及化,整个行业处于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节点,从您的角度如何看待AI技术对下一代智能汽车的影响?
杨琳:我们看到的点也是说还在路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本身AI的技术发生变化,从深度学习到AGI。另外因为汽车相比较过去的智能化产品,比手机多了很多的维度,行驶距离还有车的空间。所以它整个的智能化进程在从一个AI从业者来看是非常快,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快。这得益于本身这个行业是非常高投入、高迭代,也是真正愿意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行业。
所以,对我们来说,智能刚刚起步,刚刚在路上。而且行业讨论的也是一些共识的观点,就是辅助驾驶这件事,大家已经在非常确定性的路上看到它在发生。本身,绝影的技术也是增加确定性,现在我们所有的数据还都是人类的数据,只有强化学习是实现超越人类的数据。所以,对我们来说如何以这样的一套体系更好赋能辅助驾驶,这是可以看到的一步一步实现的事情。
座舱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很多,从个人汽车的角度来说,不算租赁的汽车,它是非常个性化的服务。所以我们也是看到,车本身有这样的载体,它能多有趣,多大程度上给予人价值。我们还在路上,过去小影就是一个秘书,你发一个指令,然后它给你一个任务达成,有时候汇报不好或者是没有达成。既然在车里有了记忆功能,有了更多大脑AGI的能力,我们期待它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还有情商、还懂你并愿意跟你聊天,我们希望在车里的灵魂更有趣、更有价值,这是我们看到的方向。
感觉***刚刚开始,所以有很多要做的事情。
汽车之家:近期大家都注意到智能辅助驾驶安全相关的事故,在行业引发了大的关注。从您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怎样让用户更好和更安全地使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杨琳:最近在行业上看到了一些让大家警醒的事情,包括从工信部的角度和国家政策的角度,也是给了行业很好的指引。所以,我觉得整个行业都是在认真思考、去解决、去制订各个维度的方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辅助驾驶这件事。我觉得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我们有哪些技术,更好地能够在车上帮助到大家提高安全,所以我们的R—UniAD,还有3D Gaze,还有驾驶员的监控系统,本身就是为行业所做出的贡献,增加安全性。
另外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现阶段是要好好开车,保持注意力,我相信辅助驾驶一定是能够减少驾驶的疲劳感,但是它不能代替你。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还是把手握好方向盘,注意力尽可能地是要在车上,因为目前还是需要这样的驾驶员的关注度,能够共同保护自己和大家的安全。
汽车之家:从我们理解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会更多地做用户的宣传科普以及测评这样的内容,帮助到用户更好使用智能辅助驾驶。
杨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消费者看到的推送新闻并不好讲是从什么渠道获取的,更多的媒体也好,大家看到的东西也好,让他正确地理解这件事,相信对整个社会的人机共驾的体验和安全性有很大的帮助。
汽车之家:我们也希望与前沿的技术服务供应商合作,把技术这件事和智能辅助驾驶这件事让大家更好理解。
杨琳:对,理解一件事不仅仅是好的一面,还有边界,还有它风险的一面,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如果大家共同地去努力,共同地去服务好用户,因为我们本身也是用户,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也是很愿意既给大家带来有趣的、新奇的体验,但是也要始终牢记在安全性问题上给大家助力。
来源:汽车之家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