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比亚迪工程师文化,造就30年崛起之路

比亚迪工程师文化,造就30年崛起之路

2024年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庆典仪式在深圳比亚迪工业园举行。比亚迪成立了30,但造车也就20年出头。20年对规模工业企业来说,是很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比亚迪从造车的门外汉,蜕变成为世界头号新能源车企。当天,第10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而且,2023年比亚迪..

2024年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庆典仪式在深圳比亚迪工业园举行。比亚迪成立了30,但造车也就20年出头。20年对规模工业企业来说,是很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比亚迪从造车的门外汉,蜕变成为世界头号新能源车企。当天,第10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

而且,2023年比亚迪在全球车企当中第一次进入前10名(排名第九)。今年预计会跨一大步,不是第六、就是第五。更关键的是这家企业90万员工士气高昂、群情激奋,充满了进取心态。和想“保位置”的现任霸主,截然相反。

这简直是造梦,“Build your dreams”据说是为了凑字杜撰出来的,现在看则是一个奇妙的预言。

工程师文化

在市场看来,短短5年间比亚迪火速蹿红,且显然握有战略主动权,足以促使局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这一“权柄”史无前例。简单说,比亚迪变成了有能力影响汽车产业格局的“棋手”。

很多人都好奇比亚迪的成功秘诀。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庆典当天的讲演中提到了,信仰技术,敢想敢干,就是比亚迪的商业机密。

这听上去挺虚的,大家可能更想听商业技巧、战略决策的思考。但天地良心,这真的是比亚迪成长的密码,似乎谁都可以做到。在当前商业利益面前,选择不可预知、甚至无人触及的道路,是反人性的。在多个历史关键瞬间,比亚迪或者王传福本人,选择的标准、底层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比亚迪官方授权的《工程师之魂——比亚迪三十而立1994-2024》,对此有深刻的阐述。

这本书试图告诉我们,比亚迪这家企业,在秉性上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以王传福为首的比亚迪创业者,都有浓厚的“工程师情结”。连带着比亚迪这家企业,也充斥着“工程师文化”。

工程师人数多、一线研发人员占比高、技术研发投入高,都称不上“工程师文化”,最多只能算“工程师文化”的映射。

简单说,就是面对战略挑战的时候,企业生死未卜的时候,还能如1993年闯深圳时一样,信奉用技术、用工程手段解决问题。对技术抱有很高的热情,能切实体会到造物的乐趣。而商业利益摆的位置比较低。这就是工程师文化的根基。可以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哪些企业具有类似的文化秉性。就像一个人的脾气一样,可以粉饰、可以压制,但不会改变。

一旦具有这种属性,企业就会将工程师群体立为核心,依靠他们创造“未来价值”。工程师在企业内部,待遇自然不能菲薄,企业内的地位、尊重礼遇也不能少。更重要的是,工程师团队具有主动性和进取心,战斗力因此很强悍。这是用物质激励无法解释的。

技术至上,投入畸高

王传福从创业开始,对财务和市场机会的理解,大概是粗线条的。在那个年代的深圳,“干了再说”远胜过谋定而后动。如果有90%的把握,也意味着机会丧失、没仗可打。

大家都知道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创造性管理体系,使其成为世界头号电池供应商。但是,在镍氢电池转向锂电池的时候,遇到了大量的问题。虽然当时解决了,但王决心彻底理解锂电池的电化学机理。为此比亚迪从底层技术开始定量研究。这在以前是学术界(高校、研究所)才干的事,原因是没效益,不挣钱,反而需要大把预算。比亚迪当时买了一台X射线能谱仪,370万元,比创业启动资金都多,也是唯一一个买这玩意的民企。

比亚迪因此电池的自放电、循环寿命和性能等一系列问题上,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这一切当时看低效投入,为今天全球头号新能源车企奠定了基础。

迟至2019年,比亚迪仍未脱颖而出。当年销量45.1万辆,而今年10月份,比亚迪单月销量突破50万辆。当年扣非净利润只有2亿多,但研发上砸了80多亿。如果从财务角度管理,研发投入比例高到畸形,是绝不被允许的。

2008年比亚迪遭遇新能源转型困难。销量不振、利润下滑、经销商退网,很多一起创业的伙伴提了离职。竞争对手将招聘摊位摆在比亚迪厂门口。

2019年比亚迪仍旧是不温不火。这11年似乎处境没有大的改善。但是这些年,比亚迪在技术资产、技术能力上的突破,进步非常大。舆论和市场此时都没认识到,比亚迪已经内功大成。后来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出炉,不过是市场积极反馈后,比亚迪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技术储备而已。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包括比亚迪自己,也是在2020年疫情初起时做口罩。比亚迪缺口罩,国家缺口罩,紧接着全球都缺。口罩机不可能很快到货,再说也没处买那么多。比亚迪选择自己研发口罩生产线。拥有几万平米无尘车间、全工艺制造能力和一个战斗力超强的团队。24天,比亚迪就从零干到了全球第一大口罩厂,每天生产1亿只口罩。这相当于比亚迪重演了一遍自己崛起的过程。

规模做到这种程度,基本道理是相通的。2020年,比亚迪连续推广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单档插混,一开始都无人跟进,甚至遭遇嘲笑,和当时的主流技术方向不符。但很快,比亚迪凭借一己之力,就将所有这些技术流派干成主流。它不需要靠山,它自己就是靠山。现在国内电池厂商,没有铁电池产线的,基本都淘汰出局了。而最头铁的韩国三大,也开始小规模上马铁电池。此时距离比亚迪确定铁电池路线,已经过去3、4年。对于技术快速演变的动力电池行业,别说差3年,就算差半年,也很难追及。

比亚迪接连推出的易四方、天神之眼、云辇、璇玑架构、第五代 DN,一个比一个惊人,看上去像是一个技术高举高打的长期霸主。实际上背后是14年坐冷板凳、坚持新能源技术路线,终于守得云开月明。

王传福从国企出来自己创业,从手搓电池到成为全球头号电池供应商。力排众议进入汽车行业,看似都踩对了点,但实际上王传福并未“看准”什么商业机会,他承认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前景,但就是敢干敢试错。

而比亚迪的行事风格,注定了它“不合群”每一次都不是沿着别人趟好的路线前进,而是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

从电子行业就是如此,没有成熟的原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就自己做研发、自己做设计、自己做产线,自己给自己提供零部件,从头做起。因此,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布局思维,其实是形势逼迫的。在汽车行业,比亚迪除了轮胎、玻璃等少数零部件,基本都自己拥有旗下配套供应商。这种做法延续到今天,出现了很极端的措施,比亚迪选择自己拥有滚装轮船队,因为卖到海外等船等不起,运力也不行。比亚迪甚至出手自己收购金属矿藏和冶炼产线。这也是新能源产业在不成熟时代留下的烙印。

没想到,现在垂直整合被总结为比亚迪的方法论,成功密码,就有点倒因为果了。

创新和敢为,是一体两面

从商业角度,创新的不确定性很强,收益高风险大。王传福声称“尝到了搞技术的甜头,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创新能力越来越强,技术的储备也就越来越多”。在初期只能奋力一波动时候,肯定是这样。但成长为大企业之后,只要守摊就能过的很好,创新动力就会减弱。不愿意继续投入高风险的创新。这就是大企业病,但现在看,比亚迪仍像初创企业一样有冲劲,有朝气。而跨国对手们,有些则在既有技术资产和新能源投入上首鼠两端。表现为研发投入很高,但落地的少。偏于稳重,不愿意冒险。表面看是研发转化的效率问题,实则是指导思想问题。

王传福说,“工程师和人才就是我们比亚迪最宝贵的财富。回想这一路,比亚迪的研发,比亚迪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中国品牌发展的一个缩影。”比亚迪如今有11 大研究院,11 万名工程师。今年新招的研发人员占比接近80%。“没有技术人才的智慧,没有开放包容的气氛,早期的创新就无从谈起。”

工程师思维主要的兴奋点,在于创造和提供解决方案,而非赚多少钱。后者自然重要,不重视现金流的企业不可能长期存活。但是赚钱是工程师思维的一个副产品,而非主要追逐目标。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比亚迪。

(责编:傅琰)来源:新浪汽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