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汽和华为合作不一样 下限不低上限高的吓人

上汽和华为合作不一样 下限不低上限高的吓人

在商业的浩瀚江湖中,最令人遐想连篇、聚焦无数目光的联手,莫过于巨头与巨头之间的强强联合。时光流转至2月21日,一切悬念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中尘埃落定。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这座国际大都市里,正式签署了深化合作的战略协议。上汽集团的..

在商业的浩瀚江湖中,最令人遐想连篇、聚焦无数目光的联手,莫过于巨头与巨头之间的强强联合。

时光流转至2月21日,一切悬念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中尘埃落定。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这座国际大都市里,正式签署了深化合作的战略协议。

上汽集团的领航者贾健旭与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的掌舵人汪严旻,作为双方代表,在协议上郑重签字。他们身后,是上汽集团的领航人王晓秋,以及华为的重量级人物——常务董事、终端BG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G的双料董事长余承东。

此番携手,双方发布的声明掷地有声:将在产品构思、生产制造、供应链构建、销售服务等多个维度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全新的新能源智能汽车。

“这是一场规格之高、层次之深、级别之重的合作。”这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更是上汽对华为寄予厚望,意图借此实现华丽转身、上演一场绝地反击的壮志雄心。

外界对此次合作的评价也是沸沸扬扬:

“这是一次双赢的完美牵手,更是中国汽车产业迈入生态竞争新篇章的标志。”

“这不是灵魂的交出,而是格局的重塑。”

“尚界能否助力上汽与华为,成就更好的自己?”

无论舆论如何风向标,上汽与华为此番携手之所以备受看好,背后有着三大坚实的基础:

其一,聚焦主流市场的车型。

其二,顶级合作伙伴的强强联合。

其三,智能驾驶浪潮正当时。

先说第一点,尚界定位的17-25万元价格区间,正是当下新能源市场的核心地带。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鸿蒙智行现有的四大汽车品牌——尊界、享界、问界、智界,均坚守高端市场,产品价位覆盖23万至100万元区间,尚无25万元以下的产品线。

而在数码领域,苹果在三年后重拾“廉价”产品线,于2月20日凌晨在其官网上架了iPhone 16e,售价为4499元。与之对比,上汽与华为合作的尚界,无疑是华为在汽车领域的“亲民之作”。

用篮球界的一句经典解说词来形容:“这完全在情理之中。”

第二点,上汽无疑是华为合作的车企中最为强劲的伙伴。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四十余年来的佼佼者,上汽集团曾连续十八年稳居国内汽车销量榜首。无论是企业规模、行业经验,还是品牌影响力、产品线丰富度,上汽都堪称业内翘楚。

1月份,上汽集团整车批发销量达到26.4万辆,同比增长7.9%,终端交付35.3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终端交付20.6万辆,新能源车终端交付8.7万辆,海外市场终端交付9万辆。

此外,上汽集团拥有国内最完善的整车制造体系、最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最庞大的市场基础。这些优势,是华为此前与北汽、赛力斯、江淮、奇瑞等合作伙伴所未能获得的。比如上汽集团除了八大整车业务外,还有丰富的自研自产零部件产业,如零束、延锋、联合电子、华域汽车等。

第三,此番合作正值智能驾驶的风口。正如坊间所言:“2025年买车没智驾,就像当年还在用诺基亚。”

在官宣中,华为被描述为:“近年来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出多款卓越智能汽车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驾控、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智慧出行体验。”

从数据上看,鸿蒙智行2024年全年全系车型累计交付量达到44.5万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其中,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问界M9,上市12个月累计大定数量突破20万辆,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冠军。

2月20日,余承东在尊界S800技术大会上,隆重发布了途灵龙行平台、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系统、华为星河通信技术、鸿蒙ALPS座舱2.0、华为车语系统2.0以及华为巨鲸电池2.0。

在汽车行业,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中国车市有三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比亚迪的规模、华为的智能化、小米的营销。

显然,无论是从华为的数据表现还是行业地位来看,此时与上汽携手智能驾驶,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交汇。

然而,有两点还需我们深入思考。

一方面,上汽如今已非昔日可比。

回想2021年,上汽集团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智己汽车的首款产品——性能旗舰真智能轿车智己L7,成功完成批量下线。同时,上汽还成立了飞凡汽车,加速开拓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那一年,上汽集团整车批发销量达到546.4万辆,连续十六年蝉联国内销量冠军。

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海外出口等方面,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然而,四年后的2024年,上汽集团的销量勉强维持在400万辆左右。那时的上汽,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时隔不到五年,在2024年年中的干部大会上,贾建旭发表了“跪着做人”的哲学思考,强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只有你跪着做人,别人都不知道你有多高的时候,等你哪天站起来,你才能真正成为巨人。”另一方面,我们不必再纠结于过去的“灵魂论”之争。

四年前,在2021年的股东大会上,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因强调车企需掌握核心技术主导权的“灵魂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然而,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大幅提升,智能驾驶的浪潮汹涌而至,全民智能的风口已至,这与四年前的市场环境已大相径庭。因此,我们不必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评判当时的言论。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对于这两家体量庞大、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悠久且成功发展历史的制造业巨头来说,它们的‘灵魂’都已经非常成熟。任何形式的合作,只要能够带来正向的结果,都能够促进双方开放心态的形成,丰富各自的‘灵魂’。” 提及合作是否会让人失去灵魂,答案似乎并不明确。但在正式宣布携手的前夕,2月19日,工信部公布的新车资讯里,上汽奥迪A5L的官方图片悄然曝光,瞬间在各大平台上引爆了超乎预料的关注度。这款燃油车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外在的璀璨亮点,更在于华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加持,成为了它另一大引人注目的闪光点。

凭借2颗激光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6部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传感器的豪华配置,上汽奥迪A5L作为BBA家族中首款融入华为智能驾驶技术的燃油车型,无疑在某种程度上为豪华燃油车智能化设立了新的标杆。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大乘用车板块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事大地震,涉及六十余位高管,规模之巨,堪称史无前例。

就在上汽与华为携手公告发布的次日,“上汽集团招聘”官方平台便迫不及待地发布了乘用车领域的招聘启事,从图片中不难看出,为双方合作项目招募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热招岗位广泛覆盖产品、研发、制造、质量及供应链等多个领域。

官宣之词掷地有声:“双方将携手探索智能汽车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之路,共同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新品。”

观此局势,上汽在时代的洪流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绝与魄力。

而对于华为与上汽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双赢的合作。按照既定计划,2025年的上海车展将成为双方合作成果的首次亮相舞台。从理论上讲,这款产品的潜力巨大,下限稳固,上限则令人瞠目结舌。

来源:盖世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