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L和理想L6,谁更有性价比?
- 新车
- 2025-04-10 11:28
22.98万起售的比亚迪唐L,值得考虑吗?先来回顾几个唐L的核心信息,纯电版有3款,指导价23.98-29.98万元,插混版也有3款,指导价22.98-28.58万元,和2025款的唐家族比起来,新车的起售价贵了6万元,不过,换来的是一套新的造型、更长的纯电续航和更大的乘坐空间,当然了..
22.98万起售的比亚迪唐L,值得考虑吗?
先来回顾几个唐L的核心信息,纯电版有3款,指导价23.98-29.98万元,插混版也有3款,指导价22.98-28.58万元,和2025款的唐家族比起来,新车的起售价贵了6万元,不过,换来的是一套新的造型、更长的纯电续航和更大的乘坐空间,当然了,还有云辇-C和天神之眼B智驾系统。
问题来了,比亚迪唐L,产品力够打吗?对手有谁?竞争力又如何?
快速了解比亚迪唐L
第一,唐L和唐会同堂销售,但定位不同。唐车长4米8,轴距2米82,主打能效、实用、基础智能,唐L车长超过5米,轴距接近3米,虽然都支持三排7座,但新车的尺寸要更大一圈,另外,新车还强调运动、智驾和高端,所以,两台车不存在替代关系。
第二,轮轴比接近5:1,前悬依然遵循短L113,不过,伴随轴距和车身长度的拉长,这意味着第二、三排的乘坐空间,会比现款唐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第三,唐L继续用提供了两套动力,其中,纯电版本用到了同款汉L EV的580kW单电机,插混版本基于五代DM技术,但混动专用1.5T发动机的功率没有调整,驱动电机也依然维持在200kW的水平。
驱动电机的功率看似没变,但事实上,唐L调整了DM-p版本的动力策略,160kW的TZ220XYH前电机,换成了200kW的TZ210XYD,TZ220XSE后电机被TZ210XS004取代,最大功率同为200kW,叠加电池包容量增加了14.12kWh,可以说,唐L插混版,其实是进一步放大了电驱的工况。
第四,天神之眼B,这套比亚迪的智驾架构不是首次出现了,感知传感器由1L5R12V12U组成,智驾芯片用的是英伟达的单颗Orin X,不过254 TOPS的车端算力,较目前行业主流方案,并不算高,所以在城区CNOA的具体效果上,还有待我们的进一步实测。
唐L的核心竞品是谁?
这次我们重点来讲搭载五代DM技术的插混版本。如果把定位和价格放到一起看,和唐L插混版形成竞争关系的对手有很多,但要说能掰掰腕子的,基本就是广汽丰田汉兰达和理想L6了。
为啥突然又提到汉兰达了?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今年2月,汉兰达终端销量3466台,近6个月,最高销量8043台(24年10月),而2024款唐DM,2月仅比其多了729台,拿贴身肉搏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为啥汉兰达还能卖到月销千台?肯定是够便宜呀,算上5座和7座,全系11款车型,官方指导价24.98-32.58万,终端价只有17.98-25.58万(北京地区),不到18万的终端起售价,已经和尺寸更小、定位低一级别的宋PLUS DM-i(2025款智驾版160KM旗舰型,终端价17.58万)在一个赛道上了。
至于理想L6,还是先从销量上看。今年2月交付了13160台,近6个月最高销量27769台(24年12月),指导价24.98-27.98万,(以北京地区为例,终端无优惠)。可能有人不理解,为啥唐L的对手不是理想L7、L8,关于这点,我们主要还是从产品的定价来考虑的,毕竟,买车预算是一定的,至于谁的空间大,谁堆料猛,这就是性价比的问题了,所以,起售价不低于30万的理想L7、L8,不在这次对比的范围内。
续航和能耗:理想L6续航更长,唐L亏电油耗最低
既然唐L调整了DM-p版本的电机使用策略,那我们也拿汉兰达和理想L6的四驱版本来做对比,车型的具体版本分别是唐L DM-p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理想L6 MAX、汉兰达2.5L智能电混双擎四驱至尊版。
电池包方面,唐L DM-p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搭载了35.624kWh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W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有150km,理想L6 MAX的电池包容量稍大,纯电续航比前者多了30km,由于汉兰达2.5L智能电混双擎四驱至尊版使用的是油电混动技术,EV模式基本只用在起步和低速状态,小电池包策略并不支持长距离纯电驱动的能力。
纯电续航长,就意味着能耗低吗?其实这得分情况来看,比亚迪的五代DM技术,本质是通过弱化发动机在整个驱动场景的“戏份”,尽可能利用P1和P3电机来覆盖更多的驱动场景,对于DM-p而言,后桥大功率P4电机的加入,更多的是基于电机峰值特性,来拔高车辆的加速性能。
而对于增程架构来说,动力源只来自电池,这意味着,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增程器不启动烧油发电,就能直接降低能耗,但电量不足以支撑再加速,或维持正常行驶时,就必须通过燃烧汽油完成能量转换,所以增程车的能耗,还和增程器自身的油电转换效率有关。
综合对比下来,虽然唐L DM-p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和理想L6 MAX都搭载了双电机,电池容量也相差不大,但不同的混动架构逻辑,使得馈电油耗表现并不同,当然了,还考虑到马力推重比,唐L DM-p四驱基本型的整备质量更大,而能耗则是最低的。
空间和座舱:汉兰达空间没优势,理想L6座舱科技感强
汉兰达之所以是曾经国内B级SUV市场的销冠,核心之处,就在于其后排空间相当可观,不过,在新能源时代,优化后排座舱空间,已经不是什么卡脖子难题了。从账面数据上看,唐L DM-p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是三款产品中尺寸最大的,其次是理想L6 MAX,再次是汉兰达双擎四驱尊贵版。
从乘坐角度来看,唐L和理想L6有啥区别?首先,两款车都采用了短L113设计,简单说,这个设计就是前轮轮心到前舱踏板的距离,一般来讲,这个尺寸越短,就越有利于营造前排的纵向空间。
为啥汉兰达没用短L113?因为汉兰达的前桥需要横置2.5L发动机和变速箱单元,在集成化思路上没办法再压缩,所以为了保证前后排乃至第三排的腿部空间,就只能拉长轴距,同时遵循长后悬思路,毕竟,为了考虑到第三排乘客的舒适性,座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在后悬架的纵向正上方,而前桥没有太大零部件体积压力的唐L和理想L6,后悬就不用再刻意去拉长,所以,在轴距和车身长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这两款车的二三排乘坐空间,几乎是在一个水平上的,当然,腿部和头部的空间富余,也是超过汉兰达的。
座舱部分,有较强交互能力,且能支撑起海量功能的,基本可以排除汉兰达了。唐L的DiLink座舱,可以唤醒车机语音完成对导航、空调、车窗等基础功能的控制,接入DeepSeek后也能支持一些推理任务,不过,理想L6拥有多模态认知大模型MindGPT,甚至通过感知传感器,对外部环境做出推理认知,所以就智能科技交互层面上看,理想L6要更占优势。
高阶智驾:理想L6 MAX有全场景智驾,唐L还需以实测为准
从感知架构的配置来看,理想L6 MAX用到了1颗128线激光雷达,11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和1颗毫米波雷达,较唐L DM-p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搭载的天神之眼B,少了1颗摄像头和4颗毫米波雷达。
智驾芯片部分,理想L6 MAX使用了双颗Orin X芯片,508 TOPS的车端算力,在E2E+VLM的算法机制下,较复杂的城区路况也能应对,由于唐L DM-p四驱基本型的天神之眼B,目前我们还没有经过实测体验,所以就具体能力和效果来讲,还需要大家对这部分内容继续保持关注。
底盘和动力:唐L DM-p加速快,底盘和理想L6 MAX打平手
众所周知,底盘效果好不好,不能只看悬挂硬件,还要看调教能力,就前麦弗逊后双叉臂的汉兰达而言,这套方案注定了其压根不会和操控沾边,而唐L和理想L6均为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方案,尽管都没有配上空气悬架来拔高舒适性,但也都配上了可变阻比减振。
比亚迪的云辇C,工作原理和具体效果,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这里不再赘述,但要和理想L6比起来,更多的还是在主动预瞄的机制上,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外部传感器,提前针对环境路况做预瞄数据分析,让可变阻尼系统从时间轴上提前响应,而理想L6 MAX的CDC,更多的其实是根据路况来瞬间被动调节,策略有所不同,但效果几乎是在一个维度的。
至于动力,前面我们提到,增程的动力源来自电池,而负责推动车型行驶的,则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电机,所以在电驱场景下,电机总功率更大的唐L DM-p,明显在起步、加速和超车上更有优势。
写在最后:
综合对比下来,可以看到唐L的优势,是动力、底盘和空间,但这同时也是理想L6的强项,而且换到智驾和智舱层面,理想L系的科技家用味道更浓,所以接下来,唐L能否在销量上超过理想L6,这就要看唐L在智能体验上,会带来怎样的表现了。
来源:第一电动张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