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哪吒汽车经销商齐聚维权,张勇被爆已在国外

哪吒汽车经销商齐聚维权,张勇被爆已在国外

文/王德生2025年4月14日,浙江桐乡的哪吒汽车工厂外,二十余名经销商代表举着标语高喊:我们不是要让哪吒倒下,我们只要一个交代。与此同时,一则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已身在英国的消息登上热搜,让本就深陷泥潭的哪吒汽车雪上加霜。尽管张勇在朋友圈紧急回应仍担任顾问,..

文/王德生

2025年4月14日,浙江桐乡的哪吒汽车工厂外,二十余名经销商代表举着标语高喊:我们不是要让哪吒倒下,我们只要一个交代。

与此同时,一则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已身在英国的消息登上热搜,让本就深陷泥潭的哪吒汽车雪上加霜。尽管张勇在朋友圈紧急回应仍担任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但这一声明在经销商集体维权、工厂停摆、车主投诉无门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哪吒汽车的命运转折堪称戏剧化。2022年,它以15.2万辆的销量摘得新势力销冠,被市场寄予厚望;但短短三年后,其2025年1月交付量仅剩110辆,同比暴跌97.76%。

01

高管远走英国与内部管理爆雷

张勇的职业生涯与北汽新能源深度绑定。2018年他加盟哪吒汽车(原合众新能源)后,将北汽主攻B端、低价高配的策略全盘复制。

这一打法在初期确实奏效:2022年,哪吒凭借两款低价车型横扫网约车和三四线市场,销量冲上15.2万辆。

但隐患早已埋下过度依赖B端导致品牌价值缺失,而低价策略挤压利润空间,2023年销量腰斩后,哪吒迅速陷入现金流危机。

更致命的是,张勇对北汽模式的迷信忽视了行业变迁。2023年起,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拼补贴转向拼技术,蔚来的换电网络、小鹏的智能驾驶已成差异化壁垒,而哪吒仍困在性价比泥潭中。

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2024年哪吒销量跌至6.45万辆,毛利率始终为负,而同期蔚来、理想已实现单季度盈利。

当张勇在朋友圈强调四处奔波融资时,资本市场早已用脚投票2025年初,哪吒三大工厂全面停摆,供应商因债务问题停止供货,车主维修配件断供数月。

02

创始人回归能否力挽狂澜?

2024年12月,张勇卸任CEO,创始人方运舟重掌大权。这对老同学组合曾被视为黄金搭档:方运舟专注技术,张勇擅长营销。但权力更迭未能扭转颓势,反而暴露内部矛盾。

方运舟在全员信中提出六大改革,包括加速IPO、海外市场占比50%、2025年毛利率转正等。然而,这些目标与现状形成荒诞反差。

国内经销商正聚集桐乡工厂维权,高喊打款几百上千万,车一辆都没发出。一位经销商代表在视频中表示:我们不是要让哪吒倒下,我们只要一个交代!

更值得玩味的是张勇的角色转变。从CEO降为顾问后,他的英国之行被解读为金蝉脱壳。尽管他坚称此行是为融资,但知情人士透露,其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

03

当烧钱游戏撞上生存现实

哪吒的溃败绝非个案。2025年,威马、爱驰等二线新势力相继爆雷,揭示行业残酷真相:靠PPT融资、靠补贴生存的时代已终结。

1. 从资本输血到自我造血

哪吒曾凭借低价冲量融资续命上市套现的路径快速扩张,但这一模式在IPO遇阻后瞬间崩塌。2024年,哪吒计划赴港上市,但因亏损超百亿、销量下滑被交易所拒之门外。

2. 供应链多米诺骨牌效应

哪吒的危机蔓延至全产业链。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部分企业停止供货,导致车主维修无门。一位哪吒S车主抱怨:增程器坏了只能当纯电车开,续航缩水到一二百公里,十几万买了个老头乐。

3. 政策退潮后的生存法则

2025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全面取消,地方补贴大幅缩水。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企业必须靠产品力和成本控制生存。哪吒的教训表明,忽视核心技术、盲目扩张规模的企业,注定成为淘汰赛的炮灰。

总结

哪吒的风火轮为何熄火?

哪吒汽车的崩盘,是一场战略短视、管理失衡与行业变局共同酿成的悲剧。张勇的英国谜局或许只是导火索,真正的病灶早已深植:迷信过时的商业模式、忽视用户真实需求、低估供应链风险。

对行业而言,这场危机敲响警钟:新能源赛道已进入硬核竞争阶段,仅靠融资和低价无法构建护城河。企业需要更扎实的技术积淀、更健康的财务模型,以及直面用户痛点的诚意。

原文标题:哪吒汽车经销商齐聚维权,张勇被爆已在国外

来源:OFweek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