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4月16日,华为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办。不仅带来了华为在智能穿戴和全屋智能生态领域的最新成果,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推出了多款重磅产品,包括问界M8、问界新M7全新配色、享界S9增程版上市;尊界S800内饰设计公布;SAIC尚界品牌首次官宣。
目前,华为鸿蒙智行旗下已拥有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尚界五大智能汽车品牌,分别由华为与赛力斯、北汽、奇瑞、江淮、上汽集团打造。其中,问界代表跨界探索,开创汽车科技新风向;享界重新定义豪华;智界满足不同人群的智慧出行需求;尊界成为鸿蒙智行最顶级的旗舰。
接下来,尚界又会进入怎样的战场?
颠覆性的“新品”
近期,华为成为了车市焦点。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之争愈演愈烈之时,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寻求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曾明确拒绝与华为合作的上汽集团“食言”;阿维塔则加大了与华为的合作力度;岚图表态将All in智能化,2025年年内全品类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尚界方面:
在此次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携手打造的SAIC尚界正式发布,定位“风格至尚、科技至尚、信赖至尚、人人至尚”,致力于“为千家万户打造高品质出行生活”。按照计划,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将在今年秋季上市。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透露,尚界品牌首期投入60亿元,并已打造超5000人的团队以及专属超级工厂。首款车型预计采用华为视觉和激光雷达两种智驾方案,售价或在15万元—25万元级别,将成为最便宜的鸿蒙智行车型。
问界方面:
首先,问界M8正式上市。
作为此次发布会的重头戏,问界M8以“家庭智慧旗舰SUV”的身份亮相。这款车型定位中大型SUV,共推出6款配置车型,提供三种配置版本,分别是Max、Max+以及UItra,均包含五座和六座两种款型。其中,Max版本售价35.98万元、Max+版本售价37.98万元起、UItra版本售价42.98万元起。在开放预售以来,问界M8收到的小定订单超过了15万辆,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20000辆。
新车采用家族化“鲲鹏设计语言”,搭载HUAWEI ADS 3.3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配备30个高精度传感器,包含192线顶置激光雷达、后向固态激光雷达、5个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等。所搭载的ADS 3.3可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驾,并首发VPD远程挪车功能。纯电续航至高可达310km,满油满电状态下续航可达1526km,电机采用智能油冷2.0技术,从根本上提升动力性与静谧性。依托全新增程动力平台,增程器热效率突破44.8%,而巨鲸增程电池平台更加节省充电时间。
其次,问界新M7新配色。
问界新M7推出全新“牧野青”配色,将质感青色融入车身设计,呈现科技与美学交融的视觉盛宴。新车外观延续家族化设计语言,搭配“松露棕”内饰与全新20英寸十辐运动轮毂,兼具高级感与辨识度。
尊界方面:
尊界S800时代旗舰,即将登陆上海车展。内饰细节大量采用纯金属材质,通过精密工艺和金属物理质感赋予内饰艺术化的精致感和独特的价值感知,同时金属特有的温度属性进一步增强了感官体验,无论在视觉还是触觉,皆能带来更加纯粹奢华的极致体验。
享界方面:
官方用四个词诠释豪华:秀外慧中、安全守护、宁静致远、万众瞩目。享界S9增程版直接对标宝马5系、奔驰E级和奥迪A6L等传统豪华品牌。新车搭载了华为DriveONE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与北汽自主研发的增程器相结合。此外,新车还配备了ADS 3.3高阶智驾系统,并升级至四颗激光雷达,实现全面的场景覆盖。首发了隔空召唤功能,用户可通过手势控制车辆泊入极窄车位,彻底突破了传统交互模式的边界。
“华为智驾的理念是不断提高安全能力,是能在你不经意间,提供多一重保护。截至2025年4月15日,鸿蒙智行累计交付已超过70万辆,连续10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TOP1,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170万次,没有一辆车因为电池问题发生燃烧。”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说道。
灵魂战的“伙伴”
早在2021年的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原董事长陈虹曾直言,“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辗转四年,上汽还是搭上了华为。
当前,华为的汽车业务主要有三种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分别代表着与车企在不同层面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其中,智选车模式即鸿蒙智行,深度参与车企的产品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以及营销服务体系;其它则划归为引望智能,华为担任技术和零部件供应商角色。
传统车企,为何选择华为?
第一,华为积极智能布局。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与汽车行业、通信行业、软件行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发展。
第二,华为注重技术投入。其长期坚持在算法、芯片、通信、光等根技术领域投入,这些根技术又转化为智驾、算力、多种融合感知传感器、智慧大灯等,以鸿蒙智行平台技术能力赋能智界。
值得注意的是,观察这些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不难发现,它们的一大共性在于新能源汽车转型效果不佳,华为俨然成了“救世主”般的存在。其模式的成功在问界身上已经显现。当合作的车企越来越多,华为的智驾一定能拯救车企吗?
事实上,答案显然不是绝对的。华为能赋予这些车企最大的关键点是:高端化车型的高销量。当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0%后,智能驾驶领域成为了下一个风口。不过要警惕的是,与华为的合作固然能带来诸多好处,但这块金字招牌也可能会喧宾夺主,出现上汽前董事长陈虹所担忧的“华为是灵魂、车企成躯体”局面。
市场这么大,华为为何坚持不造车?
任正非创始人签订的那份5年内不造车文件,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现阶段,华为仍在求生存阶段,资金问题难解决。手机等现金流支柱业务被制裁遏制,缺少为造车持续供血的来源。如果进行外部融资,便违背了任正非对华为治理长期坚持的原则。
在余承东看来,“未来,汽车行业的洗牌将会非常惨烈,比亚迪会成为未来少数能够活下来的巨头之一。长远来看,和华为紧密合作的厂家也能够活下来,能够成为这一代少数的幸存者。”
随着在汽车行业中的存在感日益增强,其他车企与华为合作的意愿相比之前也更强。接下来,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新M5、问界M7 Ultra和问界M9的交付上量,再加上如今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的上市。
可以预见,“五界”的战局更加激烈。
来源:中工汽车网上一篇:事关智能网联!工信部会议
下一篇:全球首个,岚图汽车发布“黑科技”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