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车出海驶入“大航海时代”!
- 汽车纵横全媒体
- 2024-10-09 09:26
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确认,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扬帆远航,万吨级巨轮开启国车出海大航海时代。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产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我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已有不少国内车企将产品出口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海运作为汽..
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确认,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扬帆远航,万吨级巨轮开启国车出海大航海时代。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产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我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已有不少国内车企将产品出口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海运作为汽车出口的主要运输方式,凭借其运量大、适应远距离运输的优势,成为了不少车企的出海首要选择。
然而,随着我国汽车出口量的持续增长,负责远洋运输的汽车滚装船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也导致海洋运输的排期越来越长,滚装船租金也随之水涨船高。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上半年,一艘6500标准车位的汽车滚装船平均价格已突破10万美元/天(约合人民币72万元)。面对动辄十几天的长期运输,有国际物流公司估计,一台车从中国运到欧洲,仅海上运输成本就高达1万元人民币以上,这对利润空间本就不高的中国汽车来说是无疑是一笔巨额的开销。
运费高昂,倒逼车企自建船队
排期的延长可能导致交货延迟,影响客户体验;而相对较高的运费则进一步增加了车企的运营成本,降低了产品出口后的竞争力。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已有不少车企亲自下场造船,组建了自己的远洋舰队。
有业内专家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租船费用计算,自主船运每艘船一年可以节约3亿多元,更为重要的是,自建船队能保障汽车出海供应链的稳定,增强物流能力,提升企业在汽车出海过程中对整体成本的把控能力。在运力富余的情况下,车企船队还可以有偿承接其他车企的远洋运输订单,形成一个新的盈利点。
而经过长期发展,上汽集团旗下的安吉物流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物流公司,并组建了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自营船队。目前拥有包括11艘江轮、9艘内贸海轮、12艘外贸海轮在内的各类汽车船32艘,并开通了东南亚、墨西哥、南美西、欧洲等7条国际自营航线。
其中,上汽集团委托中国船舶集团建造的第二艘远洋汽车运输船(滚装船)已于不久前顺利完成交付,并正式定名为上汽安吉锦诚轮。该船排水量超过4万吨,拥有7600车位。这艘远洋巨轮将与今年年初服役的上汽安吉申诚号一同远赴欧洲,助力中国自主品牌加速跨洋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安吉锦诚轮和上汽安吉申诚号均创新采用LNG双燃料清洁动力,与传统燃料油汽车船相比,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减少约30%的碳排放、30%的氮氧化物排放、99%的硫化物排放和90%以上PM颗粒物排放。
海外业务的持续突破,是上汽大规模买船出海的主要原因。1-6月份,上汽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达55.4万辆,同比增长13.9%,在中国汽车企业中继续领跑。欧洲汽车市场上,目前上汽MG已成功超越特斯拉,进入品牌销量TOP20。今年以来,尽管受红海危机、欧盟反补贴税等因素影响,但是上半年上汽MG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量仍超过12万辆,每出口欧洲10辆中国车,就有7辆是MG。
无独有偶,今年1月,比亚迪首条远洋汽车滚装船探索者1号也在山东烟台正式交付离港,并在今年4月完成了其首次欧洲之旅。
而在成功返航后,探索者1号的第二次赴欧之旅也随即开启。根据船舶跟踪工具Hifleet(船队在线)定位,该船已于7月9日从中国小漠港深汕出发,装载2132辆新能源汽车离开码头,并于8月中旬成功抵达西班牙桑坦德港。此后,开拓者1号将陆续前往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进行车辆装卸作业。
和上汽安吉锦诚轮一样,比亚迪探索者1号同样采用LNG双燃料清洁动力。以一个典型的中国-欧洲往返航次为例,使用LNG替代燃料,每航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0吨,相当于种下50万棵树,将为我国汽车产业链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积极力量。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将7款新能源车型陆续推向欧洲20多个国家。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此前表示,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满足未来海外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据透露,未来两年内,比亚迪还将陆续投入7艘滚装船进行运营,持续对欧洲市场深耕。
相较于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奇瑞集团的远洋计划显得格外低调。尽管奇瑞汽车目前已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并连续多年保持中国品牌出口之首,但其却从未公开披露其拥有的具体船舶数量。不过,从相关报道中可以了解到,奇瑞汽车已经或计划通过多种方式涉足航运领域,包括与芜湖造船厂合作建造汽车运输船以及和江淮汽车、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汽车运输船国际航运公司等。
船厂发力,破解汽车海运困局
汽车纵横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全球汽车滚装船数量大约700余艘,且大部分运力都被美欧日韩企业控制,归属中国船东的数量不足10%,这也使得中国汽车企业在汽车海洋运输领域的话语权极低。
好消息是,除车企开始自建船队外,我国船舶事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据相关调研显示,如今,受中国汽车出口火热的影响,在全球汽车运输船的订单中,中国船东所下的订单比例已达到21.1%。这些订单中,约70%预计将在2024年至2025年间完成交付。
此外,中国三家央企也开启了宏大的造船计划:其中,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计划新增约100艘大型散货船、油轮、多用途杂货船等船舶运力;招商局集团旗下的航运板块计划新增约100艘大型散货船、油轮、LNG船等船舶运力;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旗下的航运公司也计划大幅扩张运力,以散货船为主,待上述船只交付后,一船难求局面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7月10日,中远海运特运运营的首批7500车位LNG双燃料新型汽车船已顺利在厦门命名首航。新船辽河口轮将搭载5000余辆来自北汽、柳汽、比亚迪、奇瑞等品牌的商品车开启欧洲航程;与此同时,其姊妹船闽江口轮在上海完成装船作业后也将搭载4800余辆商品车前往波湾。
公开资料显示,自2022年起,中远海运特运及其合资企业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下单订造了24艘7000-8600车位的大型现代化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汽车滚装船。根据计划,今年下半年,该公司还将有5艘新船分批交付并投入运营;明年预计交付11艘,2026年交付6艘,届时将形成约30艘的专业汽车船队规模,每年70万台的运输能力,为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贡献海运力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解决了海运难题,国内车企出海仍然有一系列问题待解。比如,运营海运船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船只购买、维护、管理等,这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其次,自建海运船队需要完善系统的管理体系和经验,在解决了运力问题之后,随之而来的还有人才、物流、仓储、码头等整个出海链条。
此外,今年7月,欧盟已开始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则直接禁止对北美以外地区生产的电动汽车实行税收优惠。这些政策和贸易壁垒,无疑给未来的中国汽车出口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本土车企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欧洲本就存在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之下,这些本土车企显然更了解当地市场,也更容易获得政策支持,这些都是中国车企出海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因此,在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之后,中国车企仍需实现技术、品牌以及全产业链的国际化,方能在全球市场中稳固自身的地位。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4年9月刊车企观察栏目,敬请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汽车纵横
排版:汽车纵横
原文标题:国车出海驶入“大航海时代”!
来源:OF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