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90款车型宣布,降价!
- 汽车资讯
- 2024-10-10 10:03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10月8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前几年的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一般在每年年末比上年末高4个点左右的促销增长水平。但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持续激烈,新能源汽车的促销峰值已经上升7个点,并固化成降价。
数据显示,今年1—9月,汽车降价规模达到195款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150款,也大幅超越了2022年降价总规模的95款。这意味着,全国乘用车市场的价格竞争愈发激烈。
崔东树表示,影响降价的主要是纯电动和插混等新能源车型,燃油车降价也逐步增多。在国家报废更新的促销补贴的力度强化下,市场相对回暖,对车市拉动效果明显,因此价格战的压力相对减缓,年末车市进入持续走强的良好状态。
车企的“降价促销”
2024年,汽车“价格战”来得更加凶猛。
例如,比亚迪推出新车型,提出“电比油低”的概念,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打到8万以下;长安、五菱、哪吒等多家车企纷纷跟进,或上新价格更低的入门版车型,或进行价格下调等动作;现代则喊出了“油比电强”的口号以此应战;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品牌也放下身段开始降价促销……
具体来看,常规燃油车型降价71款,平均降价1.5万元,降价幅度平均为9.3%;混合动力车型降价13款,平均降价1.5万元,平均降价幅度为8.4%;插电混动车型降价29款,平均降价2.4万元,平均降价幅度为13.7%;增程式车型降价13款,平均降价1.4万元,平均降价幅度为7.6%;纯电动车型降价69款,平均降价2.3万元,平均降价幅度为13.5%。
时间来到10月,车企“价格战”仍在持续。
“国庆期间客流量明显加大,尤其是放假前几天咨询的人较多,之前一些有意向购车的客户也在国庆期间下单了。”近日,位于北京地区的一家4S店销售经理透露,相较于前两个月,综合优惠有所加大,这使得此前处于观望之中的部分消费者有了下单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冲刺第四季度成为车企的选择,国庆假期前共有49款新车(包括全新、改款、年款、限量版在内)密集推向了市场。在发起新车攻势的同时,多数厂家对产品定价进一步下调,部分主机厂甚至推出了限时一口价政策。
其中,长安汽车推出最高补贴6.5万元等促销活动;东风本田推出特价车活动,还推出了超长分期付款等金融方案;问界可享受2万元补贴,1.2万元的内外饰优惠等措施;而从9月24日至10月8日,订购鸿蒙智行家族车型的消费者,在车辆交付后将享受价值1800元的充放电套装……
在此背景下,汽车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国庆假期期间,全国二手车销量同比增长65.9%,汽车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1.7%。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45.8%,理想、问界、零跑、深蓝、极氪等品牌订单、大定量均超万台。由于假期出行增多,拉动了机动车充电行业增幅走高,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
在业内人士看来,经过9月,新车上市热销、秋季车展启动、国庆自驾游热潮,均在促进汽车销量提升。进入10月,汽车报废更新政策叠加黄金周车展,及经销商年末冲刺,车市需求持续高涨。预计10月终端销量与9月相比,基本持平。
降还是不降?依旧是车市绕不开的话题。
消费的“政策补贴”
目前,车企们的态度分为了两派。一派车企积极应对选择“降价”,认为内卷是行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另一派车企保守抵制选择“涨价”,认为无休止地内卷会压缩企业生存空间。
价格战,为何会打?
首先,材料降价。现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降到10万元/吨,而碳酸锂价格每下降10万元/吨,每千瓦时电可减少50元的成本,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了降价的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实行价格战,燃油车也只能依赖于优惠的价格来持续吸引客户。
其次,头部引领。两位“大魔王”比亚迪与特斯拉从去年到今年,接连不断的几次推波助澜,不惜损失毛利来换取丰厚的订单。小米SU7开售之后,吸走了整个车圈流量,第二、各大汽车产商已经坐不住了。
此外,政策补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发布,明确提及“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其中,对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对燃油乘用车补贴1.5万元。
价格战,有何影响?
现阶段,在燃油车老旧产能出清、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稳定之前。头部公司降价可以摊销成本、提高份额,但尚未盈利的车企尤其是弱势品牌卷入价格战,将会加速淘汰。
事实上,价格战不仅会影响产品研发投入,也将传导到整个产业链,压缩上游供应链成本,并给下游经销商带来较大经济负担,长期以往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
价格战,何时结束?
早些时候,“宝马汽车退出中国价格战”的相关话题引发热议。随后,奔驰和奥迪也相继传出保价的消息,不少车企纷纷退出价格战。然而,市场反馈却不尽如人意。有知情人士指出,部分授权经销商自主决定,再次下调终端价格。
不难看出,宝马正处于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若继续深陷价格战,无疑将侵蚀其品牌价值并影响利润空间。若不采取积极的价格策略,又难以有效捍卫市场份额,导致销量持续承受下行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汽车价格的下降可以刺激需求,从而短期内增加车企的销售额和收入。如果持续很久,将对整个行业不利。由于产品高度同质化,加上内需相对乏力,价格战或将持续到今年底。
随着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的持续上升,新能源车企之间、与燃油车之间,已进入到淘汰赛阶段。未来三年内,市场将经历成本、技术和规模化的比拼。
这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来源:中工汽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