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接下来,理想汽车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盘业务领域面对华为鸿蒙智行的缠斗,另一方面要面临比亚迪的猛攻,同时还要提防小米、领克、极氪、深蓝与零跑等一众颇具竞争力汽车品牌的偷袭,理想汽车的压力可想而知。路言/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出品1最近一年时间,中国大量..
导语:接下来,理想汽车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盘业务领域面对华为鸿蒙智行的缠斗,另一方面要面临比亚迪的猛攻,同时还要提防小米、领克、极氪、深蓝与零跑等一众颇具竞争力汽车品牌的偷袭,理想汽车的压力可想而知。
路言/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出品
1
最近一年时间,中国大量科技企业的价值得到重估。无论是互联网行业的腾讯、阿里与美团,还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比亚迪、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其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但理想汽车的股价却在过去一年时间内表现低迷。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的当前股价为23.79美元/股,相较一年之前的46.44美元/股的股价已经接近腰斩。在股价背后,一方面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当前业绩,另一方面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预期。从这两个维度来看,理想汽车都不理想。
首先,根据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过去一年总营收为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下滑31.9%。
在营收微涨,但盈利不涨反跌背后,是理想汽车旗下L7、L8与L9三款高价车型的销量大幅下滑,虽然通过新车型L6的热销弥补了上述车型的销量下滑,但由于理想L6的售价较低,因此无法弥补上述车型销量下滑带来的盈利能力下降。
其次,进入2025年,理想将面临更大的业绩压力。除了L7、L8与L9三款高价车型的销量继续受到竞争对手的挤压之外,L6这款走量车型也将开始遭遇巨大压力,很难维持2024年的高光表现。而理想汽车于今年即将发布的两款纯电SUV车型,也已经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红海市场,投资者对其实际销量并不抱太高期待。
2
在遭遇当下增长压力之前,理想汽车其实曾在很长时间内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中最成功的企业,不仅连出爆款车型,还率先实现规模化盈利。总结其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三个。
首先,理想汽车没有简单地效仿特斯拉的纯电路线,而是务实地选择了油电结合的增程混动路线,这让其获得了更广范围的用户群体。事实也已经证明,当前除了特斯拉与比亚迪之外,尚没有一家纯电车企能实现较大规模的销量。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之所以逐渐落后于理想汽车,很大程度是源于它们过度聚焦在市场规模较小的纯电车型上。
其次,理想汽车成功避开了竞争最为激烈的中型车与紧凑型市场,而是选择了中大型与大型SUV两个市场。过去这两个市场主要由BBA(宝马、奔驰与奥迪)三个豪华品牌垄断,虽然其有着可观的市场需求,但由于BBA的售价过于昂贵,导致大量消费者对这两类产品望而却步。而理想汽车以不足二分之一BBA的价格推出了L7、L8这两款中大型SUV产品与L9这款全尺寸的大型SUV产品,成功吸引了那些喜欢大空间车型,但之前因为价格望而却步的消费者。
再次,理想汽车在产品的外观、内饰与配置等细节方面有着不错的产品力表现。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视、大沙发风潮,便是由理想汽车引领的。
上述三个要素,让理想汽车连续打造了理想ONE、L9、L8、L7与L6等多个爆款。唯独失败的一款产品理想MEGA,是一款外形奇特的大型纯电MPV车型,均偏离了上述三个最核心的成功要素。
得益于上述几款产品的成功,理想汽车的销量、营收、利润与市值均扶摇直上,成功逆袭了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但随着另外两家实力强劲的企业,逐渐开始在产品上与理想汽车产生交集,这大大阻挡了理想汽车的成长势头。这两家企业分别是华为与比亚迪,它们也是当下中国商业界公认的两家最杰出的企业。
3
率先给理想汽车带来巨大压力的是华为公司。
2023年年中,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便曾在微博中公开提到华为给理想汽车带来困扰,他表示,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李想还表示,华为的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ONE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团队都被打残了,更造成大量奋斗在一线的产品专家离职。
M7是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于2022年7月份推出,起售价为31.98万元,比当时的理想ONE低了3万元,直接造成理想ONE的销量腰斩。随后,理想汽车选择全面学习华为,李想表示,我们管理团队买的华为的公开书籍,每个人都不低于十本,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在产品研发、销售服务、供应制造、组织财经等方面遇到的痛不欲生的问题人家十几年前就解决了,甚至二十年前就解决了。学!学!学!
为了应对问界M7,理想汽车提前停掉了理想ONE产品线,之后相继推出了L7、L8与L9三款产品,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复苏,一度成为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表现最亮眼的黑马。但让理想汽车没有想到的是,进入2024年,2022年被华为痛击的一幕再次重演。
2023年年底,问界发布了新款的M7,此次定价更为激进,起售价为24.98万元,比同级的理想L7低了7万元,这让M7的销量再次腾飞,迅速反超理想L7的销量。
除了在中大型SUV市场的全面反超,问界品牌还在大型SUV市场给理想汽车带来巨大压力。在问界M9发布之前,理想L9一度在中国大型SUV市场的销量一枝独秀,而在全面对标L9的问界M9发布之后,理想L9的销量就开始快速下滑,而问界M9成功登顶中国大型SUV市场的冠军。
在理想L7与理想L9两款主力车型相继受到压制后,理想汽车又推出了小一号的L6。由于L6只有24.98万人民币的起售价,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购买门槛,使其迅速成为行业中最为成功的爆款车型之一,月销量连续多个月保持在20000台以上。但好景不长,华为鸿蒙智行对标理想L6发布了一款直接竞争车型智界R7,理想汽车再次承压。
例如,理想L6在2024年下半年的月销量均保持在25000辆上下,而在2025年1-3月,其月销量分别为13990辆、13160辆与17197辆。而同期,智界R7的销量分别为11422辆、8748辆与8520辆,对理想L6造成巨大压力。
接下来,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品牌还将发布全新的中大型SUV车型问界M8,其不仅与理想L8直接竞争,还将向上波及到理想L9,向下波及到L7、L6两款车型的销量。这样,理想旗下的L6、L7、L8与L9四大核心车型,全部被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车型一一压制,理想汽车的无奈可想而知。
4
除了面对难缠的华为,另外一个不利的消息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导者比亚迪正在加速在理想汽车的主力市场进行布局。
在很长时间内,比亚迪一直专注于在20万人民币以下的性价比市场进行竞争。当在该市场获得绝对领先优势后,比亚迪便开始在2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端市场进行发力。例如,比亚迪旗下豪华子品牌腾势前不久发布了大型SUV车型腾势N9,技术与配置远较理想L9领先,但38.98万人民币的起售价相比理想L9 40.98万人民币的起售价更具价格竞争力,这势必进一步侵袭理想汽车在大型SUV领域的市场。
作为与理想汽车价格定位接近的品牌,腾势汽车还不是比亚迪最大的杀手锏,接下来对理想汽车影响更大的可能是比亚迪主品牌最新发布的中大型SUV唐L。唐L车长超过5米,尺寸与理想L7、L8接近,但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与一体化供应链优势,22.98万人民币的起售价不仅远低于理想L7 30.18万人民币的起售价,也低于理想L6 24.98万人民币的起售价。
虽然比亚迪主品牌定位性价比品牌,而非豪华品牌,但唐系列是其在SUV品类的最高端旗舰产品系列,因此比亚迪丝毫没有放低对它的品质要求。根据具体的产品信息,唐L在价格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技术力与产品力丝毫不属于理想汽车旗下的L7、L8,其不仅会进一步蚕食理想L7、L8的市场,还会严重波及理想主力销售车型L6的销量。
而腾势N9与比亚迪唐L还只是比亚迪对理想汽车进行反攻的开始,接下来腾势品牌旗下直接对标理想L8、L7与L6的N8、N7、N6等全新车型都会陆续面世,比亚迪王朝网也有可能推出相较唐L定位更高的大型SUV车型唐MAX,同时比亚迪旗下的海洋网也会推出对标王朝网推出唐L、唐MAX的姊妹车型海狮08与海狮09。
整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专注,技术优势、规模优势与一体化供应链优势更明显的比亚迪,是比华为更具竞争力的对手。技术更领先,配置更高,价格却更低,这是让所有竞争对手都难以抵御的系统性竞争优势。
2025年,理想汽车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盘业务领域面对华为的缠斗,另一方面要面临比亚迪的猛攻,同时还要提防小米、领克、极氪、深蓝与零跑等一众颇具竞争力汽车品牌的偷袭,理想汽车的压力可想而知。
原文标题:市值腰斩,理想汽车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来源:OFweek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