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为系”密集发布,11家车企同台

“华为系”密集发布,11家车企同台

据中共汽车网获悉,4月22日,2025上海车展召开前夕,华为在上海举办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正式发布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系列创新产品,并与广汽集团、奇瑞汽车、赛力斯等11家车企高层会谈,共同发起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同时,华为数字能源召开了“2025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联合多家核心车企构建超充联盟2.0,其目标是坚持用技术创新“让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携”,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

一夜之间,华为集齐半个车圈。

科技“新***”

“2025年将成为L3级自动驾驶的商用元年,而高速场景将是这场***的起点。”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在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业内普遍认为高速场景的L3实现难度低于城市道路,但华为仍选择以“高安全、高可靠”的标准推进技术突破。

在乾崑智驾方面:

乾崑智驾ADS 4采用***性的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架构(WEWA架构),通过云端AI生成海量难例场景,训练效率提升1000倍,端到端时延可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最高可支持高速L3商用。

此外,全新发布的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等模组,可显著提升车辆感知能力。世界行为模型是业内首个智驾原生基模型,具有全模态感知能力,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调用不同的能力。而车位到车位体验再次升级,将支持高速公路收费站ETC通行、车位到车位切换泊车代驾VPD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乾崑智驾ADS 4将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升级至CAS 4.0全维防碰撞系统,新增了路面自适应AEB、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驾驶员失能辅助等创新功能。

截至3月底,乾崑智驾累计智能辅助驾驶总里程超25亿公里,累计泊车辅助次数超1.6亿次,人均智能辅助驾驶里程达527公里。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搭载量分别达394万辆、825万辆、1496万辆。

在乾崑车控方面:

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采用行业首创的全域融合架构,实现了对车身、电机、悬架、转向、制动等关键部件的中央集中控制,是当前业界集成度最高的底盘引擎。通过车路状态预热网络、时空智能悬架网络、全维协同控制模型等创新技术,可精准预判车辆状态和路面环境,为整车提供最优控制方案。

在鸿蒙座舱方面:

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采用全新混合大模型Agent架构(MoLA架构),将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AI能力深度融合,打造四大智能空间体验:

一、出行空间,语音交互成功率提升至85%,乾崑云鹊垂域大模型可实现车辆问题专业问诊;

二、音乐空间,HUAWEI SOUND非凡系列支持43扬声器配置,创造7.5.10超环绕声场;

三、影视空间,16.1英寸车载智慧屏配合“山海画质”引擎,可将720P视频提升至1440P观感;

四、主题空间,实现了壁纸、屏保、氛围灯等多元素智能联动。

在座谈会上,面对智能驾驶安全争议,华为联合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江汽集团总经理李明等11家车企及中汽研发起《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提出“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标准共建”四大原则,强调“安全才是真智驾”。

这场以“智”为名的***,今夜开始。

充电“新纪元”

“有路就有高质量充电。”

这句话,是华为智能充电网络的愿景,也是目标。利益在前,各大企业为解决“充电难”想破头。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企业,华为深入汽车充电市场不无道理。

在华为超充方面:

华为兆瓦超充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攻克高功率充电时的热失控难题,还能在-30℃至60℃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故障率降低50%,设备寿命延长至15年。搭载自主研发的SiC芯片,能量密度是传统硅基器件的3倍,配合智能功率分配算法,可动态调节输出功率,避免对电网造成冲击。

华为已联合11 家车企开发了30余款4C超充重卡,覆盖港口、矿山等高频作业场景,通过V2G(车辆到电网)技术,实现充电桩与电网的智能互动,并与国家电网合作开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可动态调配充电功率,将电网负荷峰值降低40%。

事实上,华为兆瓦超充不仅适用于电动重卡,也能兼容乘用车和工程机械等多车型。当前,华为与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首批将部署5000辆适配兆瓦超充的电动重卡,还将积极参与制定兆瓦级充电协议,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早些时候,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哪吒汽车、小鹏汽车、比亚迪、北汽极狐、阿维塔、赛力斯、江淮汽车集团、长城汽车、理想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汽车等11家成立超充联盟。现在已经发展到13家,覆盖了200+城市、130+县、50+高速公路部署超充。

今夜,华为与深向、广汽领程、北汽重卡、东风商用车等联合打造的超充联盟2.0发布,打通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充电技术与逻辑。未来,华为将瞄准超充散热、电池寿命、低温超充、兆瓦超充解决方案等目标,与伙伴车企在2025年规划研发30—50款车型,满足市场各方面需求。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达98%。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北京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68.8%。

分析人士认为,“电动化”的造车生意,本质上是关于补能的生意。谁能在补能上为用户带来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打造出差异化竞争,谁就能先一步造出“护城河”。随着在汽车行业中的存在感日益增强,其他车企与华为合作的意愿相比之前也更强。

如今,华为已先行一步。

来源:中工汽车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