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连续两个季度盈利,锚定"中国内核"的上汽通用焕发新青春

连续两个季度盈利,锚定"中国内核"的上汽通用焕发新青春

从价格战到技术战,近年来中国车市的竞争强度越来越大,许多合资车企都是赔钱赚吆喝,这也倒逼合资品牌找到自己在中国市场的节奏,毕竟这场适者生存的淘汰赛还在继续。在过去8个月,上汽通用做了很多事情,团队也改变了很多。比如,提升项目开发速度、技术降本、调整内..

从价格战到技术战,近年来中国车市的竞争强度越来越大,许多合资车企都是赔钱赚吆喝,这也倒逼合资品牌找到自己在中国市场的节奏,毕竟这场适者生存的淘汰赛还在继续。

在过去8个月,上汽通用做了很多事情,团队也改变了很多。比如,提升项目开发速度、技术降本、调整内部决策机制、大刀阔斧组织架构改革等。如今上汽通用改革成效如何?未来上汽通用如何发力新能源市场?在这场关乎存亡的产业竞速中,这家深耕中国市场27年的合资巨头,能否展现出对市场规律的深刻洞察与战略定力?

在上海车展前夕的4月22日,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王晨东,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接受了汽扯扒谈专访,对于上汽通用这个老牌合资车企如何在新汽车时代找到自己的节奏进行了详尽解答。

面对中国汽车产业百年变局的深度重构,上汽通用汽车在2025年上海车展释放出清晰的战略信号:以中国内核为根基,以技术***为支点,在新能源与燃油车双轨并行的战略框架下,构建合资车企转型的标杆范式。

新能源必须盈利不再做亏本生意

过去两年我们更多追求量,现在所有经营目标转向盈利性。总经理卢晓的论断,折射出企业战略思维的质变。当一季度终端销量12.9万辆、连续两季度盈利的业绩,与别克至境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发布形成战略呼应,上汽通用展现出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升维。

在经营上,目前上汽通用追求量利平衡,更加着重公司的盈利性,因为过去两年更多追求的是量,但很难维持量和利的平衡,目前所有经营目标方针还是看重盈利性。

到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占比会达到50%以上,到2027年甚至达到60%,这些新能源产品目标都是必须要盈利的,我们不会再做亏本的生意。

除了至境以外,凯迪拉克品牌同样在提升电动化的速度,卢晓透露,凯迪拉克插混,以及其他种类新能源车的准备工作都在密集进行,且进展非常顺利。

对于雪佛兰品牌,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透露,从成本和效率角度考虑,今年计划将雪佛兰跟别克的4S店进行融合,正常为雪佛兰用户提供购车、售后等服务,但可以降低整个经销商的运营成本。

架构***是生存战中的必答题

得益于技术优势,目前自主品牌产品轮番轰炸市场,新能源产品换代周期大幅缩短,市场主动权已经牢牢占据,合资品牌老一套的产品换代节奏也需要重构,新时代汽车市场需要更加契合的产品节奏。

泛亚技术中心主导研发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成为破解合资车企转型困境的技术密钥。

正如曾瑜所言:架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战中的必答题。

最近几年,整个行业变化非常剧烈,新的技术演进非常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抛开我们常规的做法,不能简单做一些行业对标就完成产品的开发,很多时候促使我们做一些根本性的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我们都要围绕客户是否需要来进行对标。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举措,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打磨好的产品。

当然不光要讲产品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在行业普遍追逐参数竞赛时,上汽通用选择将安全作为技术进化的基石。

7亿公里零自燃的别克E5,印证了工程团队安全一票否决的执念。这种对安全底线的坚守,在新能源事故频发的当下,正转化为独特的品牌资产。

开辟合资车企的第三条道路

面对合资光环消退的行业质疑,上汽通用给出了创新解法:通过研发、制造、营销的深度本土化,将合资优势转化为中国内核。

在研发端,泛亚技术中心主导架构开发,实现在中国定义全球;在制造端,95%国产化率构筑成本护城河;在营销端,一口价策略推动品牌价值回归,使别克平均成交价跃升至21万元。

这种价值重构的本质,是将跨国公司的技术积淀与中国市场的创新节奏深度耦合,开辟合资车企的第三条道路。

通过油电同智战略,将电子架构、智能驾驶等创新同步燃油车,这种渐进式转型既规避技术冒进风险,又为庞大基盘用户提供平滑过渡方案。正如王晨东强调:智能化不应是电动车的专利,燃油车的OTA升级我们从未停止。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上汽通用的转型实践揭示出合资车企的破局之道:以技术***建立硬核竞争力,以安全底线构筑品牌护城河,以价值重构重塑市场认知,最终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跃迁。

当逍遥架构的首批车型即将落地,上汽通用正用行动证明:深度本土化的合资模式,仍是中国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创新力量。

来源:汽车信息网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