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车跨越式发展,车企智驾是否过度营销?

新能源车跨越式发展,车企智驾是否过度营销?

【汽车之家 行业】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参数|询价)标准版在安徽铜陵遭遇严重交通事故。事故造成驾驶人和两名乘客死亡。当事人友人称,三人均为在校大学生,此行是从武汉到安徽参加考试。4月1日晚,小米汽车和小米创始人雷军陆续发声就事故本身情况回应关切,雷军承诺..

【汽车之家 行业】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参数|询价)标准版在安徽铜陵遭遇严重交通事故。事故造成驾驶人和两名乘客死亡。当事人友人称,三人均为在校大学生,此行是从武汉到安徽参加考试。

4月1日晚,小米汽车和小米创始人雷军陆续发声就事故本身情况回应关切,雷军承诺将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切。

4月2日,宁德时代随即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问询称,事故车辆使用的不是其公司生产电池。

电动汽车更容易着火吗?

如果单看统计数字,电动车起火率确实更低。

央视网曾经有公开一组数据,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这一数据可能还在降低。而传统燃油车的火灾事故率在万分之1到万分之2之间(不同口径可能略有差别)。

这可能和大多数人的感觉不一样。

原因之一,可能来自燃油车的保有量的基数更大、平均车龄更长,2023年乘用车平均车龄是6年,部分甚至超过10年;而新能源车龄更小,只有1-3年。背景条件不同,单对比数字下结论,可能并不可取。但大方向没有错,电池安全性在技术进步下,确实在提高。

问题在于,电池起火比汽油起火更难扑灭,复燃率较高,我们对电动汽车出了事故时的处理方式,似乎不如油车那么有经验。

监管要求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有明确要求。2020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提出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给乘员预留逃离时间。

该标准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在还不清楚这2次事故SU7在碰撞后多久发生燃烧。

“0接管” 成为车企营销常见名词

许多新能源车企为了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消费者关注,大力宣传“0接管”、 “遥遥领先”、 “车位到车位”等概念,这类名词被大力宣传,会不会让众多消费者混淆了 “无人驾驶” 和 “辅助驾驶” 的概念,误以为可以完全放手让智驾系统开车?

中国新能源车在功能高度类似的背景下,给企业营销增加不少难度,车企想尽办法创造新词,高管必须更自信、坚定地带着营销新词,宣扬旗下品牌汽车的“卓越性能”,才能赢得市场最广泛的信任。

L3是车企责任的分水岭

L3是自动驾驶系统开始承担事故责任的分水岭,国内还没有开放出售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应用产品的政策。只有搭载L3以下的产品,车企才能上市,且发生事故,车企不会作为主要的追责对象。

车企在营销过程中,会宣传自己产品是比L2更高阶的智能驾驶系统,使用“L2+”或“L2.9”等更接近L3的术语,突出自家产品并非是一般的辅助驾驶。

欧洲航空:产业跨越式发展付出巨大代价

1969年3月协和式客机首次试飞,这款飞机能在1.8万米高空,以2.02倍超音速巡航。 如果依靠当时既有技术,此类超音速飞机难以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协和飞机投入大量研究资源,在研发和商业化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新技术,成为上世纪60年代欧洲航空技术的最高水平的代表。

但在2000年,协和飞机发生了营运过程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灾难性事故:法国航空4590号班机空难,导致旅客对其信心大减。

法国航空4590号班机空难

受种种因素影响,英航和法航决定协和飞机执行完2003年10月23日的最后一次商业飞行后终止服务,并于同年11月26日完成“退役”航班后结束其27年的商业飞行生涯。

总结或展望

一个有影响力的事故,可能会改变一个产业的发展。我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感到骄傲,但也不希望出现 “跃进”式的发展。哪怕最优秀的智驾企业也无法在短期内穷尽所有的驾驶场景,输入到算法做到最优。

2025年2月工信部明确了车企在营销中,不可以出现混淆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概念的表述,更进一步规范了智驾行业发展。

相信未来随着监管政策完善、车企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对智驾系统认识的提高,中国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健康的发展。

来源: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