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月10日晚间,长安汽车(000625.SZ)的2024年年度财报揭晓,呈现出一幅充满矛盾的企业图景:全年总销量达268.4万辆,创近七年新高;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5.37%至73.21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缩水至仅有25.87亿元。这份“增收..
原创 4月10日晚间,长安汽车(000625.SZ)的2024年年度财报揭晓,呈现出一幅充满矛盾的企业图景:全年总销量达268.4万辆,创近七年新高;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5.37%至73.21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缩水至仅有25.87亿元。
这份“增收减利”的成绩单,折射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的典型困境:新能源业务高投入与燃油车利润收缩的双重挤压。
数据背后暗藏结构性危机。尽管2024年长安汽车的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52.8%至73.5万辆,但其在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27.4%,燃油车仍贡献了72.6%的销量和绝大多数利润。
在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的背景下,这种依赖犹如悬顶之剑。更严峻的是,新能源转型的代价较大:阿维塔与深蓝两大新能源品牌去年合计亏损55.9亿元,直接拖累整体利润表现。
虽然海外市场凭借高附加值车型实现26.2%的毛利率,成为其重要利润支撑。但海外销量占比仅20.3%,难以对冲国内市场的成本压力。
长安汽车披露年报当日,还同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长安汽车总裁王俊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变动,辞去第九届董事会董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今年年初,王俊升任长安汽车母公司兵装集团的副总经理,此次在长安汽车内部的职务变化,有外界猜测与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的业务重组相关。
在4月11日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合并重组事宜首次作出回应。他表示,长安汽车作为重要角色参与相关工作,目前,重组方案已经基本完成。
“对整车央企的战略重组,是为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朱华荣强调,此次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既定的任何战略,包括长安既有的品牌、技术规划、全球化规划。
财务数据的冰火两重天:销量新高难掩利润滑坡
2024年,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达268.4万辆,同比增长5.1%,连续五年实现同比正增长,创近七年新高。
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83.1%;新能源汽车销量73.5万辆,同比增长52.8%;海外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49.6%。
这三大板块的增长,标志着长安汽车“自主+新能源+全球化”的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然而,在销量高歌猛进的背后,公司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5.37%至73.21亿元,扣非净利润更缩水至25.87亿元,凸显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阵痛。
这一矛盾的核心源于两大结构性因素,即新能源业务的巨额投入与合资品牌的战略调整。
长安汽车的新能源转型被视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财报显示,2024年,长安汽车新能源收入占比达46.5%,同比提升16%,但这份成绩单是用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的。
具体来看,定位高端智能电动市场的阿维塔,2024年研发投入达26.7亿元,渠道建设覆盖全国200家门店,却录得40.18亿元净亏损。
主攻主流大众市场的深蓝汽车,尽管在2024年年末单月盈利,但全年仍亏损15.72亿元。其推出的深蓝G318等新品虽获得市场认可,但渠道扩张与品牌营销费用吞噬了一定利润空间。
长安汽车解释称,阿维塔新品上市及产品焕新,销量增加,产品效益逐步改善,但为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在产品研发、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持续保持高投入导致亏损;深蓝汽车因产品结构改善、销量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降本增效等原因,利润亏损同比减少。
此外,合资品牌长安福特虽在2024年贡献了20.9亿元的净利润,但其销量增速放缓,难以支撑整体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长安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为101.59亿元,同比增长12.78%。这种“左手砍成本、右手加研发”的策略,凸显了转型期的战略抉择。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重组:央企改革的深度映射
就在年报发布当日,长安汽车同步发布公告称,王俊因工作变动,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王俊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公司总裁职务,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王俊在长安汽车供职期间,曾历任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产品策划处处长、市场部部长、总裁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长安汽车副总裁、长安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等职。2020年10月,王俊任长安汽车总裁,并在2023年7月到 2025年4月期间正式担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和非独立董事;2024年1月,任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于王俊卸任长安汽车总裁,业内并不感到意外。
今年1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王俊升任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此次在长安汽车内部的职务变化,有外界猜测与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的业务重组相关。
自今年2月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分别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更”的公告以来,关于二者合并重组的讨论甚嚣尘上。
4月11日,朱华荣在长安汽车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就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的合并重组事宜首次进行了公开回应。
朱华荣表示,相关方案已经基本完成。“对整车央企的战略重组,是为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实际上,长安汽车自身的发展目标就是这么鲜明,也契合。”
这场涉及两大央企的合并,呼应了国资委3月提出的“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要求。
在3月29日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集中研发、制造和市场等优势资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显然,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的整合,是央企重组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朱华荣强调,此次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既定的任何发展战略,未来长安将坚定不移加速推进既定的香格里拉、北斗天枢和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加快打造成为世界级一流汽车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在财报中明确指出,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现年59岁,任期为2020年6月22日至2026年7月27日。
而此次王俊辞职后,长安汽车总裁一职尚处于空缺状态。未来长安汽车的管理层将如何调整,能否带领公司顺利实现转型,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黎明前的曙光: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释放积极信号
站在“第三次创业”的关键节点,长安汽车的2024年财报既是转型阵痛的记录,更是战略重构的起点。
面对利润困境,长安汽车祭出激进目标。
朱华荣提出以“稳健勇进”为总基调,明确2025年销量目标300万辆(同比增长11.8%,其中新能源100万辆、海外100万辆),收入3000亿元。为实现目标,2025年长安汽车及控股子公司投资计划为107.42亿元。
长安汽车还明确表示将继续拓展全球市场,计划推出7款全新及改款的新能源产品。对于燃油车,长安也并未放弃,将通过产品焕新与动力多元化,持续增强产品线。2025年,长安汽车将全面HEV化燃油车产品,同时海外市场将导入8款产品,并计划在墨西哥、德国等地设立子公司,强化本地化运营。
此外,长安汽车还将加速固态电池、高压快充等技术研发,推进与华为合作的“全域5G数智工厂”及飞行汽车项目,试图建立差异化优势。
好消息是,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总销量突破70万辆,新能源表现亮眼,3月份销量突破8万辆,达87036辆,同比增长62%,成功实现开门红。
尽管2024年业绩承压,但2025年一季度长安汽车业绩预增。
长安汽车4月1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净利润预计13亿~14亿元,同比增长12.26%~20.89%,扣非净利润预计7.3亿~8.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53.54%~643.06%。
根据公告说明,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坚定推进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品牌向上,产品结构优化,新能源效益改善,海外实现增量增利,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稳中有进。”
(文/和煦 编辑/左茂轩)
来源:凤凰网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